ID: 21809056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 历史(含答案)

日期:2024-11-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10292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苏省,期中,答案,历史,试题,联考
    2024—2025学年度秋学期期中联考试卷高一历史 考生注意: 1、本卷共分单选题和材料分析题两部分,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 2、单选题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材料分析题用黑色水笔写在答题卷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 1. 四川三星堆遗址是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4世纪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该遗址出土的部分青铜器具有中原殷商文化和长江中游地区的青铜文化风格,青铜神树、青铜立人像等则具有鲜明的古蜀文化特征。这一考古发现可用于说明( ) A 殷商时期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B. 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C. 古蜀青铜冶炼技术领先中原 D. 不同地理环境造就文化差异 2.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朝聘会盟非常频繁。晋国规定各附属国“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协而盟”。以鲁国为例,春秋时期鲁君朝周仅三次,而朝齐、晋、楚竟达三十三次之多。这说明 A. 春秋时期战争很频繁 B. 朝聘会盟消弭了战争 C. 宗法等级更加森严 D. 礼乐秩序进一步瓦解 3. 《诗经·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渰(yǎn: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据此可知,出现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诸侯王的鼓励和重视 B.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与发展 C. 铁犁牛耕出现促进生产力发展 D. 周王室衰微井田制瓦解 4. 春秋时期,中原各诸侯国将周边的楚、越等国视为“戎狄”或“蛮夷”,经过长期的交往,到了战国以后,这些原本的“蛮夷”也被视为华夏的一部分。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 民族交融开始出现 B. 统一多民族国家正在形成 C. 兼并战争十分频繁 D. 华夏认同观念正逐步增强 5. 对如下材料所反映的主张解读准确的是( )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起礼仪、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性情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性情而导之。” A. 老子将万物本原归结为“道” B. 荀子从人性出发,主张隆礼重法 C. 法家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 D. 孔子主张“性本善”“有教无类” 6. 汉初丞相萧何死后,曹参继任为丞相,汉惠帝责怪曹参每日饮酒无所事事,曹参认为汉惠帝比不上汉高祖,自己也不如萧何贤良,故而要“萧规曹随”,汉惠帝也只能尊重丞相曹参的执政方式。这反映出当时( ) A. 奉行“无为而治”政策 B. 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C. 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D. 丞相权力严重削弱 7. “官山海”就是指官方要对山川和湖海中产生的利益进行管理,汉武帝时,该政策表现为( ) A 均输平准 B. 盐铁官营 C. 算缗告缗 D. 重农抑商 8. 据记载,西域都护府设立后,西域王侯、典客、商贾、贵族频频东来汉地,呈现出“驰命走译,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的景象。这说明,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 A. 推动了内地商业的发展 B. 密切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C. 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D. 加强了中央对西域的管理 9. 表为《后汉书》中记载的发生于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时的两则史事。这两则史事反映出的政治举措是( ) 史事1 建武六年(公元30年),条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史事2 建武七年(公元31年),光武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令还复民伍 A. 精简机构 B. 整顿吏治 C. 惩处腐败 D. 铲除朋党 10. 东汉后期,皇帝大多年幼即位,太后临朝听政,重用外戚情况严重。皇帝长大后多依靠宦官夺回权力,促使宦官专权局面出现。这一局面( ) A. 消除了“党锢之祸” B. 加速了东汉政权灭亡 C. 遏制了皇权弱化现象 D. 直接引发了黄巢起义 11. 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下列对两汉文化表述正确的是 A. 《史记》记载上起皇帝下至汉高祖三千年历史 B. 司马相如《上林赋》采集北方民歌修改而成 C. 《九章算术》是中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