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09318

6.5 量子化现象 (共23张PPT)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304520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高一,第三,必修,2019,教版,物理
  • cover
(课件网) 第六章 电磁现象与电磁波 第5节 量子化现象 能量量子化 能量量子化掀起了物理学史上的一场革命,想象一下,能量不是连续流动,而是像珍珠项链一样,只能以特定的“量子”存在。这不仅改变了我们对光和物质的理解,还催生了量子计算机和激光技术。 1.初步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知道量子论的主要内容。 2.知道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 3.知道玻尔原子理论基本假设的主要内容。 一、光是一种电磁波 麦克斯韦 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 基于这一理论,他预言电磁波的存在。 麦克斯韦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它通过电场和磁场的相互激发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赫兹 1888年,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证明了电磁波和光一样具有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性质。 他还证明了电磁波的速度与光速相等。 二、能量子假说 我们知道,所有物体都发射出热辐射,这种辐射就是电磁波 常温下我们看到不发光的物体颜色就是物体表面反射光所致。 一个物体除了辐射外,物体表面还会反射外来的电磁波 二、能量子假说 1.黑体 如果某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物体称为黑体。 (1)黑体不反射电磁波,但可以向外辐射电磁波。 (2)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它的温度有关。 在现实生活中,若物体反射的电磁波远远少于辐射的电磁波时,我们就可以把他们当成是黑体。 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看作是黑体? 远处的窗口 烟煤 遥远的恒星 开孔的黑盒子 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会发生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几乎不能从小口射出 反射的电磁波远远少于辐射的电磁波 二、能量子假说 1.黑体 黑体辐射: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黑体辐射实验:随着温度的升高 (1)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2)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0 1 2 3 4 1700K 1500K 1300K 1100K 辐射强度 二、能量子假说 2.黑体辐射 实验 瑞利线 维恩线 为了得出同实验相符的黑体辐射公式,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进行了多种尝试。 维恩和瑞利的理论解释: (1)维恩公式:在短波区与实验非常接近,在长波区则与实验偏离很大。 (2)瑞利公式:在长波区与实验基本一致,但在短波区与实验严重不符。 二、能量子假说 3.黑体辐射理论解释 1900年底,普朗克作出了这样的大胆假设: 能量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每一份的能量等于ε,称为能量子,它的大小为 是电磁波的频率,h是一个常量,后人称之为普朗克常量,其值为 普朗克 二、能量子假说 4.能量子 三、光子假说 当光照射在金属上时,有时会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电效应,逸出的电子被称为光电子。 1.光电效应 观察实验,思考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光电效应实验视频 光本身就是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后来被叫做光子,其能量为: 爱因斯坦从普朗克的能量子说中得到了启发,他提出: 三、光子假说 爱因斯坦 进一步实验发现,用不同频率的光去照射阴极时,发现光的频率越高,光电子动能越大,频率低于某一数值时,不论光的强度多大,都不能产生光电子。 1.光电效应 三、光子假说 2.光电效应的解释 如果光子的能量大于电子脱离金属表面所需的能量,则电子脱离金属表面产生光电子,且光的强度越大,光子的数量越多,则产生的光电子也越多; 否则,无论光的强度多大,都无法产生光电子。 光照 光子被电子所吸收 一部分能量用来脱离金属表面 一部分能量是电子离开金属表面时的动能 四、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表明,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 光电效应则表明,光在与物体相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