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SW生老师 某同学假期来到几乎没有工矿企业的青海省茶卡盐湖旅游,这里被称为“天空之镜”, 湖水清澈、大气透明。联想到自己生活的大城市时常发生雾霾,他认为,没有人类干扰的自然环境就会很好。次年,他到了几个海滨城市旅游,发现这里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他认识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似乎并不矛盾。 2.怎样才能既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 不是。人类活动可能破坏环境,也可能改善环境。 边发展,边保护,边治理。 美丽的茶卡盐湖 讨论: 1.人类活动一定会破坏环境吗 问题探讨 一、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 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到70亿。未来人口还会剧增。地球人口的持续飞速增长,养活地球人口的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在生物圈中,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存在紧密而复杂的相互联系。 春运期间的广州火车站 讨论: 假如你正置身于这样拥挤不堪的人群中,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和想法? 每个人的生存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生存空间和资源。 人类生存的这些需求可称为生态足迹 1.概念 2.举例换算 ① 一个人的粮食消费量可以转换为: ② 一个人所排放的CO2总量可以转换成: 生产这些粮食所需要的耕地面积 吸收这些CO2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 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生态足迹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会消耗地球上的资源,并产生大量的废物。从而形成生态足迹。 碳足迹 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所需的森林面积。 建设用地 表示人类基础设施所占用的土地面积。 渔业用地 表示支持水产品生产所需的水域面积。 林地 表示生产林木产品所需的林地面积。 草地 表示生产畜牧产品所需的草地面积。 耕地 表示种植农产品所需的农田面积。 3.生态足迹的内容 4.生态足迹的特点 (1)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___,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___; (2)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_____。 多 大 因此,为了减小生态压力,应减小生态足迹的值。 可能不同 例如:与步行相比,开车出行会增大生态足迹;与食用蔬菜相比,吃牛肉会增大 生态足迹 为什么食用牛肉会比食用蔬菜产生的生态足迹要大?(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规律以及养牛和种植蔬菜在排放温室气体方面的差异来思考作答) 能量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产生的CO2就越多,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就越大。 思考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 【资料1】 18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世界人口增长情况,以及未来几十年的预测情况 【资料2】 全球进入生态超载状态(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 【资料3】 175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只有大约0.028%,而2016年,这一数值已经超过0.04%。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使用、水泥的生产以及土地利用的变化(如毁林)等。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 【资料4】 2010年,我国人均生态足迹为2.2全球公顷,约为世界人均值的85%,却是我国人均生态承载力的2倍多。而且,我国许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全球人均水平,如人均耕地面积仅为全球人均值的1/3;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有全球人均值的1/4,等等。 分析讨论 1.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慢,是不是人均生态足迹就小呢? 2.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全球发展将面临的问题。 不一定,生态足迹与人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有关。 人口增长过快,全球生态足迹总量的增长远远高于生态承载力的增长,生态赤字增加,地球进入严重的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