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81078

《爱莲说》同步练习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557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爱莲说,同步,练习
  • cover
爱莲说 名校讲坛 1.走近作者 周敦颐(1017—1073),中国宋代思 想家、理学家。原名敦实,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2.文体常识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又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3.文言知识归纳 (1)古今异义 ①香远益清(古义:更;今义:好处,利益) ②亭亭净植(古义:竖立;今义:种植) (2)一词多义 【之】 ①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结构助词,不译) 【远】 ①香远益清(动词,远播)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形容词,距离长) 【可】 ①可爱者甚蕃(动词,值得)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助动词,可以) (3)词类活用 ①不蔓不枝(蔓,名词用作动词,生蔓;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②香远益清(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 (4)文言句式 ①判断句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译文: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②倒装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应为“爱菊,陶后鲜有闻”) 译文:对于菊花的喜爱,自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过。 4.主题解说 这篇文章,以花喻人,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5.重点突破 作者是如何赞美莲的美好形象的? 提示一:妙用衬托手法。全文先后三次用菊和牡 丹衬托莲:第一次衬托,表明自己的喜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示出莲花的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借以慨叹世上没有别人和自己的爱好相同。 提示二:作者以花喻人,三种花象征人世中的三 种人:菊,迎风斗霜,独放幽香,象征孤高自傲、避居山林的“隐逸者”;牡丹,色彩绚丽,妩媚娇艳,象征富贵华丽、趋炎附势的“富贵者”;莲,清劲坚贞,卓然独立,象征举止端庄、人格高尚的“君子”。 6.结构图解 作者自况: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 7.拓展延伸 古人咏莲花的诗句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江南》)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可爱者甚蕃(    )    (2)出yū(    )泥而不染 (3)zhuó(    )清涟而不妖 (4)不蔓(    )不枝 (5)不可xiè(    )玩焉 (6)陶后鲜(    )有闻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    )   (2)出淤泥而不染(    ) (3)濯清涟而不妖(    ) (4)不蔓不枝(    ) (5)亭亭净植(    ) (6)不可亵玩焉(    ) (7)陶后鲜有闻(    ) (8)宜乎众矣(    ) 3.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出淤泥而不染 人不知而不愠 D.予谓菊 是以谓之“文”也 4.在理解的基础上,默写填空。 (1)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是:_____ (2)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_____ _____ (3)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 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且洁身自好的句子是:_____ 5.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 来衬托。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 原因。 (1)最喜爱的花:_____ (2)喜爱的原因:_ _____ 6.在学完《爱莲说》后,北海中学七年级(3)班举行了一次主题为“荷风莲韵”的语文综合 性学习活动,假如你就在这个班,请你参与下面的活动。 (1)【赛诗会】古诗文中有很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