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春江花月夜 作家简介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思考:哪一意象贯穿全文? 月 思考:找出文中写月的诗句,品读思考,诗歌写了月的几种状态? 从月生到月落,这是一条时间线索。 海上明月共潮生———初生 皎皎空中孤月轮———高悬 江潭落月复西斜———西斜 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 一 二 三 月下之景 月下之思 月下之情 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 由景引发的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 抒写思妇游子的两地相望相思之情。 画面美 哲理美 情感美 (1—8句) (9—16句) (17—36句) 请按照提示将诗歌分为三部分。 月下之景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仿佛与大海连成一片,月亮好像是从海潮中升起。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月下之景 思考:前八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意象=物象+思想感情 即融合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景物、事物)称为意象。 意境指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意象:运用了春江、潮水、明月、波、芳甸、花林、月光、白沙等意象 意境:营造了幽美静谧、梦幻清远的意境; 情感: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表达了对良辰美景的欣喜之情。 月下之理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思考:面对良辰美景,诗人有着怎样的思索,发出怎样的感慨?请在文中找出原文。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人生一代代无穷无尽,江上的月亮一年年总是相似。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江边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思考:诗人对宇宙和人生悟出了怎样的哲理? 诗人将明月永照与人生更替对照着来写,阐明了“宇宙是永恒的,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作为整体的人类的存在是绵延长久的”这一哲理,虽有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颓废和绝望,缘于对人生的热爱。 思索: 感慨: (1)《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 , ”。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表明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的两句诗是“ , ”。 (3)《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 , ”。 (4)在《春江花月夜》中,作者张若虚面对着空中的那轮明月,不由生出了“ , ”的遐思。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月下之情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