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前导入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一、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地点: 北平卢沟桥 时间: 1937年7月7日 1、概况: 经过: 日本控制的伪蒙军 日本重军占据 日本控制区 平汉铁路 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成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影响: 屯驻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日军炮轰我军驻地,中国守军奋起反抗 志村菊次郎 一木清直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1937年底,北平、天津陷落。在北平保卫战中,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第29军副军长 佟麟阁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 第132师师长 赵登禹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 2、北平、天津陷落 1937年7月28日,日军进犯南苑。29军副军长佟麟阁与日军从拂晓战至中午,壮烈殉国时年45岁。 师长赵登禹冲入敌阵,挥舞大刀砍杀日军,后壮烈牺牲,年仅39岁。 项目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时间 性质 结果 相似点 【深化学习】对比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帝国主义局部侵华战争 日军占领东北三省 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 两次事变都是日本蓄谋已久,都是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结果,都是日本寻找借口率先发动的对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 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开始 一、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1937.7.17庐山谈话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1937.7.8 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共产党号召全民族抗战 国民党决心抗日 1、背景: 新四军军长叶挺 中国工农红军 八路军 新四军 改编 改编 总 指 挥:朱 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军 长 :叶 挺 副军长 :项 英 八路军臂章 新四军臂章 八路军总指挥朱德 南方八省游击队 国民革命军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工农革命军 井冈山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 抗日战争 八路军 新四军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成“八路军”与“新四军”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2、中国工农红军改编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开发表中共的国共合作宣言 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合作方式:党外合作,保持独立性,坚持党对武装力量的领导。 回顾历史,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十年内战 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七七事变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国共两党 表明抗战立场 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第二次 国共合作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936.12.12 1937.7.7 1937.9 知识拓展:两次国共合作的对比 ①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③国共双方政策的调整与相互妥协; ④社会各界人士的推动 对比 不同点 相同点 项目 时间 形式 目标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一次 国共合作 1924-1927年 党内合作 打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 第二次 国共合作 1937-1945年 党外合作 打击日本帝国主义 思考:第二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1937年8月,日本一名军官强行闯过上海虹桥机场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