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散 步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重点、难点) 3.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浓浓亲情与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传统美德。(重点) 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它是我们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今天,让我们步入莫怀戚的美文《散步》, 一起去感受一个四口之家浓浓的亲情。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助读学习,了解作者、背景等 1.作者介绍。 作者 莫怀戚 生卒年 1951—2014 籍贯 重庆 笔名 周平安 章大明 评价 作家 代表作品 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短篇小说《孪生中提琴》,中篇小说《诗礼人家》,长篇小说《经典关系》等 本本文选自198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略有改动。作者谈到,文章的写作契机有两个:其一是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经历,的确有真人真景和部分真事,与课文内容毫无二致。第二个契机则较有理性色彩。作者与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出乎作者意料的是,柯尔特对中国文 2.写作背景。 化中的“孝悌”的看法———他对“孝”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又说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这使作者感慨不已,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 散 文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神不散”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3.文体知识。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文章记叙了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在南方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事情。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初春 田野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 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 母亲改变了主意,走小路。 我们一家人向前走去,其乐融融。 2. 诵读课文,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补全下面的表格。 具体说说散步的时候发生了怎样的分歧? 分歧 母亲要走大路, 大路平坦 儿子要走小路, 小路有意思 “我” (责任重大) 3. 文章表现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尊老爱幼 4. 明确感情基调。 课文 感情基调 《秋天的怀念》 沉痛、感伤、悲慨、压抑,结尾处又有一种达观释然的平静 《散步》 清新、明朗、愉悦、亲切、舒缓、从容 四、品读明情,感受亲情 1. 从人物的角度,感受“亲情”。 分别用词语概括出母亲、妻子、儿子、“我”分别是什么样的人,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孝顺、善良 我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为母亲的身体着想,不把母亲当累赘,硬要母亲出来,在初春的好天气里运动运动,对老年人有好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说:‘走大路。’” 当母亲和自己的儿子发生分歧的时候,决定委屈儿子,顺从老人家的想法,走大路。表现出“我”对母亲的尊敬和孝顺。 善解人意 爱护小辈 母亲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细节描写。母亲想让孙子高兴,也不想让儿子为难。反映了母亲对孙子疼爱,为儿子着想,是一位善解人意、和蔼可亲、呵护小辈的老人。 温柔、贤惠 妻子 “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尊重自己的丈夫,为了这个家的和谐、温暖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