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17072

12《论语》十二章 课件+教案

日期:2024-11-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154104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论语,十二,课件,教案
    《论语十二章》 第一课时 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中提出:“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课程育人功能。” 这就要求教师要准确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全面把握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突出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功能,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彰显教学目标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 内容分析 《<论语>十二章》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本课的十二章语录,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更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过对《论语》十二章的学习,引导学生从学习态度、个人修养、珍惜时间等角度,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初一学生正处于人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所以本篇即为“了解古今仁人志士的嘉言懿德,树立人生标杆”,让青春期的、处于思想迷茫期的学生能“道不远人”,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和成长。还要注意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加强个人修养和行为规范,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所以本课时终极目标不是文言知识的学习,而是让中学生能自省,通过学习、理解引导学生立定人生志向、追求生命学问,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一些简短文言文,文言知识和对文言文学习的方法也有一定了解,《<论语>十二章》中有不少章节早已熟知,但其语录体的文言形式较为特别,需要掌握的文言字词较之前有所增加,对于刚达到“志于学”年龄的中学生较难透彻领悟,再加上很多学生最大的问题是阅读量较少,知识面较狭窄,课业负担又比较重。所以学习过程中应重视对文言基础知识的讲解与积累,对文言诵读指导也要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整理理解,教学过程中要多与实际学习场景进行关联,适度拓展。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及与《论语》相关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理解文中出现的成语,积累名言。 2. 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结合课文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能正确翻译课文,理解每则语录的内容,体味《论语》的语言风格。 3.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悟中华民族悠久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课文中所倡导的为学之道和修身之道,并学以致用。(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学习古文的方法,积累文言词汇并正确翻译课文。(重点)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归类,把握孔子的教育思想,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对照反省自己,学以致用。(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猜人导入: 他,打破教育贵族制,开中国民办教育先河! 他,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人,国外的汉语学校以他的名字命名! 得帝王赐名,天下孔姓不乱辈!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 中国的“无冕之王”! ———孔子 2、人物介绍: 孔子 (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主张“ 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起到了普及文化知识的作用,倡导施行“仁政”。 自汉朝“独尊儒术”以后,历代都尊孔子为“ 圣人 ”, 被誉为 “ 万世师表”、“千古圣人”、 “至圣”、“圣人”,与“亚圣”孟子合称“孔孟”。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3、《论语》简介: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