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18762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0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361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 cover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环滁(chú)  投箸(zhù)  岸芷汀兰(dīng) B.琅琊(yá) 伛偻(nǚ) 野蔌(shù) 雾凇沆砀(hàng) C.潇湘(xiāo) 霏霏(fēi) 婵娟(chán) 日星隐曜(yào) D.觥筹(gōng) 阴翳(yì) 更定(gèng) 浩浩汤汤(tāng) 2.下列各项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欲渡/黄河/冰塞川 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百废具兴 C.已而夕阳在山 D.玉盘珍羞直万钱 4.下面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增其旧制(制度) 沙鸥翔集(停息) B.峰回路转(曲折、回环) 杂然而前陈者(陈列,摆开) C.及下船(等到) 拥毳衣炉火(拥有) D.直挂云帆济沧海(寄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以诗相答) 5.下列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而或长烟一空/一食或尽粟一石 B.南极潇湘/初极狭 C.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D.颓然乎其间者/在乎山水之间也 6.下列对课文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在邓州任上应好友滕子京所请而作,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 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作者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淡淡的 笔触融入文中。 C.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自号“醉翁”,寄情山水,写出了传诵千古的文章《醉翁亭记》。 文中展现了琅琊山美景,并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滁人游、太守宴、禽鸟乐、太守醉,体现了与民 同乐的思想。 D.《水调歌头》是北宋大词人苏轼的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著名 的一首。水调歌头是词牌名。 7.名句默写。 (1)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2)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3)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得失面前,我们应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那样的心态,始终积极向上。 (4)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事物。在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_____,_____”恰好表达了这种观点。 (5)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景抒情,流露出对家国的眷恋,对前途悲观失落的句子是:_____?_____。 8、某中学开展“《水浒传》师生共读”活动,你是其中参与者,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下表是某同学为《水浒传》中鲁智深、林冲、武松、李逵四人制作的卡片,有误的一项是( ) 姓名 外号 经典故事 人物评价 A 鲁智深 花和尚 倒拔垂杨柳 嫉恶如仇 粗中有细 B 林冲 豹子头 风雪山神庙 武艺高强 安分守己 C 武松 青面兽 大闹野猪林 神勇侠义 有恩必报 D 李逵 黑旋风 元夜闹东京 侠肝义胆 朴直莽撞 、“师生共读”活动中,老师问———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冠以“忠义”二字,你觉得合适吗? 同学们的回答不合理的一项是( ) 水浒好汉们,替天行道,济危扶困,惩治贪官,体现其义;后来被招安,一心报国,破辽国,征方腊,体现其忠。所以冠以“忠义”二字大体上是合适的。 B.我统计了一下,整本书中“忠义”一词有一百多处,几乎贯穿全篇,比如第七十一回也说:“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又并不差。”冠以“忠义”二字,这样看来也是合理的。 C.书中的主人公并非个个都能称为“忠义”之士,比如吴用,他曾劝宋江弃宋从辽,难称为忠;还曾将卢俊义骗上梁山,难称为义。况且,“忠义”与“官逼民反”的主题不相吻合。所以我认为冠以“忠义”二字似为不要。 D.书中所谓好汉们,或是通过欺诈手段被“逼”上梁山,或是“犯事”之后逃上梁山,他们践踏法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