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Unit 6 Travelling around Asia 课时教学设计 本单元第5课时 Focusing on culture & Cross-curricular & Project 课型 阅读拓展和跨学科项目化课 语篇研读 What--语篇主题和主要内容 聚焦文化部分的语篇是关于旅行社网站发布的两个世界遗产保护区的介绍--泰姬陵和莫高窟。Why--语篇传递的主题意义 学习和了解世界遗产保护区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敬佩前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更加珍惜当下生活,明白旅行的意义是了解世界。 How--文本结构、语言特点及功能 语篇总体介绍世界遗址的数量及地理位置分布,第二第三段分别介绍两个不同国度不同的世界遗址特点。 学情分析 已知:学生在前四课时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中国,亚洲地区的旅游名胜古迹。聚焦文化部分的语篇是旅游的区域拓展,更大范围了解自己的祖国乃至世界。 未知:世界遗址是同学们比较陌生的话题,中国有着世界排行第三的世界遗产数量。 能知:了解世界遗产保护区对世界历史上的重大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的中国50个世界遗产保护区,如长城,西湖,明清故宫,敦煌等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语言能力:能用英语表达和分享自己的观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2.学习能力:主动利用图书馆和其他资源进行拓展学习,了解更多世界遗产保护区。 3.思维品质:能深入思考旅行真正意义是什么。 4.文化意识:通过旅行欣赏自然景观同时了解世界历史,人文与发展变化。学会珍惜美好生活、保护世界遗产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 帮助学生了解世界遗产保护区的介绍,引导学生思考旅行应该去哪里,其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帮助学生内化和整理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表达,并完成一个关于旅游指南的展示。 教学难点:1. 学生是否更好地掌握篇章的细节信息;通过补充稳重标签,学生是否理解多元智能. 2.通过小组分享,学生是否能够就已知话题提供信息,表达观点以及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PPT、 白板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完成课堂活动,学习世界遗址的短文。 (学习理解) 任务一:Lead-in 采用问题化教学,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 创设情境:假设你想去出境游和国内游,你决定去哪里?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世界遗产? Q: Before travelling, how do you decide where to go Why do you choose this World Heritage Site Why do the World Heritage Sites important to Human being 思考为什么世界遗产很重要?用英语跟同伴讨论这个问题 与同伴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 任务二:Pre-reading 阅读并了解关于中国莫高窟和印度泰姬陵两处世界遗址,学生学习归纳文中的重点短语和有用的表达。 Natural -- man-made / protect....special and important/ China is the second largest number of heritage sites in the world. 任务一:观察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评价学生能否积极参与课堂。 任务二:观察学生是否了解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探索欲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对了解世界遗产保护区的兴趣和好奇心,激活学生与语篇及知识经验的连接,从而使学生整合所学知识,锻炼同学们的信息加工能力。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通过学习语言材料,分析句子结构和成份,理解短文大意和语言点。 (应用实践) 任务三:While-reading 理解并用英语口头回答一些细节问题。 选择亚洲的一个城市去旅游(莫高窟 or泰姬陵) 学生通过思考说出自己的决定和理由。 说出你的选择的特别之处。 任务四:Post-reading 跨学科知识学习 学习如何使用指南针的方位看地图 看地图,用指南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