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31426

第三单元3~5章叶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复习课件)-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冀少版)(共33张PPT))

日期:2025-05-10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120535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作用,33张,少版,串讲,课件,期末
  • cover
(课件网)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3-5章复习课件 目 录 CONTENT 第三章 叶的光合作用 第四章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2. 1 第五章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第三章 叶的光合作用 考点一 光合作用的产物 叶片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遮光部分仍为黄白色 对照作用 使叶绿素溶解,实验效果更明显。水浴加热受热均匀 氧气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光合作用——— 产生氧气 实验结论: 光合作用的意义 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1.产生有机物,提供本身需要,也是动物和人类的食物来源。 2.产生氧气,供给动物和人的呼吸及燃料消耗。 3.能量贮存在有机物中,是植物、动物和热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 1.增加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 实际应用 地膜覆盖、塑料大棚 合理密植、立体种植 2.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1.光合作用的产物: 2.光合作用对生物来说有什么意义? 3.在农业中的应用 氧气、有机物(淀粉) 氧气来源、食物来源、能量来源 (1)增加光合作用总面积:合理密植、立体种植 (2)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塑料大棚、地膜覆盖 考点一:光合作用的产物 根据教材37页探究竟回答 1、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变量:二氧化碳 2、如何设计实验来控制这个变量呢? 探究一: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氢氧化钠 清水 考点二 光合作用的原料 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现象与结论: 组别 氢氧化钠装置组(实验组) 清水装置组(对照组) 现象 分析 结论 叶片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_____, 叶片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_____, 叶片_____ 叶片_____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不变蓝 变蓝 产生淀粉 没有产生淀粉 探究一: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探究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资料分析:仔细阅读书上38页的资料和图3-3-3,分析 1、本实验利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2、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什么物质? 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被标记的水 未标记的水 同位素标记法 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全部来自参与光合作用的水。 水也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 被标记 未标记 表皮 叶肉 叶脉 叶片 考点三: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片的三部分结构名称 组 成 结构特点 对光合作用的贡献 上表皮 下表皮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导管 筛管 (主要结构) 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有角质层,不透水,表面有气孔,且下表皮气孔多于上表皮 透光、透气, 不向内透水, 保护 栅栏组织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含叶绿体较多 海绵组织细胞不规则,排列较疏松,含有叶绿体较少 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筛管:运输有机物的 导管:由一些中空长管 筛管:是管状细胞连接而成,且上下连接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 表皮 叶脉 叶绿素只有在 下才能形成。 光下培养的玉米苗 黑暗处培养的玉米苗 光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_____利用_____,把_____和_____转变成贮藏着能量的_____(主要是_____),并释放出_____的过程 叶绿体 二氧化碳 水 有机物 淀粉 氧气 光能 光 叶绿体 二氧化碳 (储存能量) 有机物 +氧气 +水 场所 条件 原料 产物 光合作用完成了哪两个方面的转化? 把_机物制造成_ 机物 把_能转变成_ _能 无 有 光 化学 探究竟:实验一 新鲜的树叶 干枯的树叶 将燃烧的火柴分别放入两份个瓶子,会看到什么现象? 继续燃烧 熄灭 本实验说明了什么? 植物呼吸消耗氧气 第四章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考点一:呼吸作用 探究竟:实验二 新鲜的树叶 干枯的树叶 在上个实验的基础上,分别向两个瓶子中注入50mL澄清石灰水,轻轻摇晃后,再倒入两个空瓶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变混浊 不变混浊 本实验说明了什么? 植物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探究竟:实验三 取两个相同大小的保温瓶,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