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39981

6《芣苢》《插秧歌》群文阅读课件(共2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2-1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96349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必修,语文,高中,统编,27张
  • cover
(课件网) 之 歌 劳 动 《芣苢》《插秧歌》 你参加过哪些劳动? 你劳动时的心情如何? 语言建构与运用: 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歌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 把握诗经的表现手法,学会鉴赏诗歌 审美鉴赏与创造: 培养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 感受古代灿烂的文化,培养正确的劳动观 课前预习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从 的诗歌 篇,故又称 。 最初称“诗”,西汉时期被奉为儒家经典,乃称“诗经”。 《诗经》是我国 创作的源头,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305 “诗三百” 现实主义诗歌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课前预习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从 的诗歌 篇,故又称 。 最初称“诗”,西汉时期被奉为儒家经典,乃称“诗经”。 《诗经》是我国 创作的源头,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诗三百” 现实主义诗歌 《诗经》“六义”: 305 风、雅、颂、赋、比、兴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 与 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陆游、尤袤、范成大 诚斋, 自号 诚斋野客。 诗宗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 “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有《诚斋集》传世。 活动一:朗读诗歌 理解诗意 芣 苢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繁茂鲜艳的莒呀,我们赶紧来采呀。繁茂鲜艳的莒呀,我们赶紧采起来。繁茂鲜艳的茉莒呀,一片一片摘下来。繁茂鲜艳的莒呀,一把一把捋下来。繁茂鲜艳的莒呀,提起衣襟兜起来。繁茂鲜艳的莒呀,掖起衣襟兜来。 字 小篆 含义 采 有 掇 捋 袺 襭 六个动词写出劳动时的动作姿势,体现了劳动者收获不断增加的喜悦之情。 采摘 取得 获得 拾取 摘取 从茎上成把取下 提起衣襟兜东西 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芣苢》 插秧歌 南宋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种田的农夫将秧苗抛在半空,农妇一把接住,小儿子把秧苗拔起,大儿子再把秧苗插入水中。 斗笠是头盔,蓑衣是战甲,但似乎没什么用,雨水从头上进入,直湿到肩膀。 喊他停下来吃早餐好休息一会儿,那农夫低头弯腰,努力插秧,半天不回答。 秧苗根部尚不牢固,栽种也还没完成,一定要照看好小鹅小鸭,不要让它们来秧苗。 活动一:朗读诗歌 理解诗意 插 秧 歌 种田的农夫将秧苗抛在半空,农妇一把接住,小儿子把秧苗拔起,大儿子再把秧苗插入水中。斗笠是头盔,蓑衣是战甲,但似乎没什么用,雨水从头上进入,直湿到肩胛。喊他停下来吃早餐好休息一会儿,那农夫低头弯腰,努力插秧,半天不回答。秧苗根部尚不牢固,栽种也还没完成,一定要照看好小鹅小鸭,不要让它们来破坏秧苗。 活动一:朗读诗歌 理解诗意 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全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各有分工,拔秧、抛秧、接秧、插秧,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前四句,纯用描写手法,极富表现力;后四句宛若一组特写镜头,绘形绘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