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知音共饮醉当歌。 知音世所稀。 千金易得,知音难寻。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知音 1、本义:通晓音律。 2、现在指“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在你的意识里,何为“知音”呢? 伯 牙 鼓 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伯牙鼓琴 初读课文 zhōnɡ zāi wēi shǎo shānɡ xián wéi wèi "哉"是半包围结构,要写好关键部件"戈",“戈”字的后两笔要注意先“撇”后“点”。 “巍”是上下结构,要注意写好“禾”的点和“女”的撇点。 注意左右比例。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仔细听范读,边听边画出停顿记号。 斜线是停顿符号,“乎”字是语气词,在朗读语气词时适当延长后再停顿,一咏三叹,颇有韵律美。 (1)查工具书,如《古汉语词典》 (2)借助注释来理解 (3)可以多读,联系上下文理解 (4)结合插图理解 (5)小组讨论,问同学 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思考一下,要读懂文言文有哪些方法? 整体感知 1、小组讨论: 弄清词意,读懂课文。 2、反馈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理解重点词句 鼓:弹琴 方:刚刚,开始。 太山:泛指大山,高山。 志:心智,情志。(引申义为情操和志向) 若:像,好像。 巍巍:高大的样子。 善哉:好啊。 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以为:认为。 少选:形容时间极短。 足:值得。 复:再。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明文意 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他弹琴。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明文意 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 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高山。” 像大山一样高峻 泛指大山、高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明文意 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 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 像流水一样浩荡 不一会儿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明文意 知音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 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再 值得 俞伯牙:春秋时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 “琴仙”。 锺子期: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相传为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砍柴人)。 资料补充: 深入探究 1、伯牙为何视锺子期为知音?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因为锺子期能听懂伯牙的心声、琴声 2、伯牙当时已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了,除了高山流水,他的琴声还可能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如果伯牙想到清风、白雪、杨柳、炊烟、明月…… 锺子期会怎样说呢 请用文中句式尝试夸奖伯牙的琴声。 如:志在 ,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乎若 。” 用一个字来概括伯牙当时的心境 用一个词来形容伯牙此时的心情 喜 欣喜万分 遇知音 3、子期死了,伯牙做了什么? 故事补白: 伯牙与子期因琴相识,相处甚欢,并约好明年中秋老地方再见。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赶来,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等来的却是子期病逝的消息。面对子期冰冷的坟墓,一位老人告诉他,子期病逝前一再叮嘱自己死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