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第18课 1.东晋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政治特点; 2.南朝分别指的是哪几个政权、都城在哪; 3.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4.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影响。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学习目标 及重难点 1.掌握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了解东晋取胜的原因; 2.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作用; 3.认识民族交融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二、难点:正确认识民族融合的含义。 1 淝水之战 2 北魏孝文帝改革 3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目 录 新课讲授 一、淝水之战 1.背景 苻 坚 王 猛 383年,苻坚不顾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 双方在淝水决战。 投鞭于江, 足断其流! 大海 龟兹 沙漠 汉水 2.概况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lì) 淝水之战: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战役 淝水之战 时 间 383年 双 方 前秦VS东晋 结 果 东晋胜利 成 语 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特 点 以少胜多 影 响 前秦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 为什么苻坚拥有80多万的兵力,却仍然失败了? 材料一:(前秦):苻坚说:“……现在,我有兵卒八十七万,凭我们人多,投鞭于江,足断其流……进攻东晋,就好像疾风扫秋叶一样。” 材料二:(前秦)军队虽然有80多万,但向南进军时前后千里,战线过长,力量分散,到达前线的只有30万。 材料三:(前秦)苻坚不顾上下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浩浩荡荡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 狂妄自大 骄傲轻敌 战线过长 兵力分散 矛盾尖锐 失去民心 西晋 十六国 北魏 宋 齐 梁 陈 隋朝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北朝 南朝 东 晋 让我们一起走进北魏的历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 民 族 部 落 都 城 时 间 鲜卑族 拓跋部 439年 平城 统一北方,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 北魏建国至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以汉族人民为主体的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 ———《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 面对统治危机的北魏,将何去何从?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 原名拓拔宏,鲜卑族,改姓氏后为元宏,两岁被册立为皇太子,按照北魏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成为太子时,生母惨遭赐死,他五岁时继承皇位,由祖母冯太后临朝听政,继位19年时,祖母冯太后去世,开始真正掌握政权。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的教养下,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后积劳成疾病逝,年仅三十三岁,谥号孝文,庙号高祖,葬于长陵。 1.改革措施(内容): 平城 洛阳 “此间(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洛阳为数朝之都,素来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改革第一步:迁都洛阳(494年) 改革第二步:推行汉化措施 “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北魏孝文帝诏书 (选自《魏书》) ① 说汉语 ② 穿汉服 北魏孝文帝出御图 ③ 改汉姓 材料:孝文帝自己迎娶汉族高门士族的女儿入宫,同时令自己的六个兄弟都娶汉族高门士族的女儿为正妃。 ④ 与汉族联姻 知识延伸 材料一:北魏冯太后死后,孝文帝不顾诸王百僚反对,坚持守孝三年……严守礼制……绝酒肉…促进孝观念在北魏的传播。 ———《丧礼改革视野下的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 材料二:孝文帝还废除了鲜卑族原来的政治制度,让王肃仿照南朝齐,重新制定了一套官制礼仪,修订法律,改革官职名称等。 ⑤ 习汉礼 ⑥ 采汉制 总 结 1.直接目的: 实现移风易俗 2.根本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 促进了民族的交融,也增强了北魏了实力。 “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最终被先进民族的先进文化所征服”。 ———马克思 2.意义(影响)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互相学习、互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