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44966

8.古诗二首(两课时)教案

日期:2024-12-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2782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古诗,二首,课时,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单元内容概述: 本单元围绕“家乡”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 四篇课文,内容涵盖古今,跨越海峽,表现了祖国的近阔和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这是对一年级下册“联系上下交,了解词语的意恩”这一训练点的观国与提升。本单元在《黄山奇石》《葡萄沟》中以“陡峭、五光十色”为示例,对这一方法进行了具体的指导,并在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第二题中加以运用。 教学中,应鼓励学生遇到不懂的词句,先借助上下文和生活经验大胆推测意思,再查字典验证。如果学生遇到困难,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发展自主阅读的能力。 本单元以写景的文章为主,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可以结合课后练习的安排,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强化词句的积累和运用,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单元“写话”安排的是学习写留言条。写话重在激发学生写的兴趣,可以通过例文让学生明白写留言条是现实生活中交流的需要,让学生感受应用的价值。教学中要注意发挥例文的示范作用,落实教学的基本要求。 单元核心目标: 1.能通过多种方法认识55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7个字,会写32个词语,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语的意思。 2.边读边想象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3.能根据提供的情境,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的句式、将积累的写景词语和语句运用到句子中。 4.通过朗读课文内容了解祖国的辽阔和美丽,产生认识和赞美家乡的愿望。 5.学会写留言条。 8.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 3.能体会诗句的意思及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 能体会诗句的意思及蕴含的哲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楼、依、尽、黄、欲、穷、层”7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楼、依、尽、黄、层”5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登鹳雀楼》这首诗。3.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色。4.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执教时间 年 月 ___日 前置学习 1.将课文大声读3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自主学习书后生字词。3.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播放图片,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在中国古代,有一座很有名的楼叫“鹳雀楼”(教师板书“鹳雀楼”),相机指导生字“楼”的认读和书写。教师播放鹳雀楼的图片,学生欣赏。2.教师揭示课题:有一天,唐代大诗人王之涣与朋友登上了这座楼,看到了非常壮丽的景色,于是写下了一首诗,诗的名字就叫《登鹳雀楼》。(教师将课题补充完整)3.指名学生朗读课题,指导学生读好课题的停顿:登/鹳雀楼。 学生观察图片并交流发现。 学生读好课题的停顿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倾听。教师适当指导课题下方的“唐”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王之涣”是这首诗的作者。2.学生借助拼音自主练习朗读,将古诗读正确、读流利。3.初读指导(1)多媒体出示第一、二句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指名学生朗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适当强调“依”是整体认读音节,“尽”是前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朗读诗句。出示生字“尽”,鼓励学生为“尽”字组词,如:“尽力”“尽快”,记忆生字的字形。出示生字“依”,指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