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句子专项练习 《搭石》 1. 按要求改写句子。 (1) 搭石,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缩写句子) 搭石构成了风景。 (2) 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改为把字句) 人们早早地把搭石摆放好。 (3)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一定都见过这样的情景。(修改病句) 经常到山里的人,一定都见过这样的情景。 (4)搭石给人们带来方便。搭石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搭石不但给人们带来方便,而且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5) 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加点词造句) 我们不能养成懒惰的不良习惯。 2. 按要求写句子。 (1) 仿照例句, 将句子补充完整。 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 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一封封书信,联结着家人的生活,也联结着家人之间浓浓的情感。 (2)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缩句) 搭石构成了风景。 (3) 前面的人如果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修 改病句) 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3. 照例子,写句子 例: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 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风筝飞上了高高的天空,带去了我们美好的心愿,也带去了我们真 诚的祝福。 4. 照样子,写句子。 例: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 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一条条公路,联结着乡村和城市,也联结着乡亲们的梦想。 一张张邮票,联结着你我的问候,也联结着你我的友谊。 《将相和》 5. 按要求改写句子。 (1)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缩句) 话传到耳朵里。 (2) 秦王我都不怕, 还会怕廉将军吗 (改为陈述句) 秦王我都不怕,当然不会怕廉将军。 (3)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改 成间接叙述)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他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4)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改为双重否定句) 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不得不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5) 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改为 “因为……所以……”的句式) 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所以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 6. 按要求写句子。 (1) 我们不敢为了一块璧而得罪强大的秦国。(改为反问句) 我们怎么敢为了一块壁而得罪强大的秦国呢 (2) 秦王不敢进攻赵国。赵国有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有才能的人。(用 恰当的关联词把两个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是因为赵国有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有才 能的人。 7. 按要求写句子。 (1)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改为转述 句) 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他就把璧交给秦王。 (2)赵王接到信后非常着急,立即马上召集大臣来商议。(修改病句) 赵王接到信后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赵王接到信后非常 着急,马上召集大臣来商议。 (3)秦王我都不怕, 还会怕廉将军吗 (改为肯定句) 秦王我都不怕,不会怕廉将军。 8.句子训练 1. 按要求改写句子。 (1)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改 成间接叙述)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他说他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2) 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把璧交给他。(用关联词连成一句) 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 2.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这是一个反问句,我可以给它换种 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秦王我都不怕,也不会排廉将军。 9.句子训练。 (1) 秦王我都不怕, 还会怕廉将军吗 (改为陈述句) 秦王我都不怕,也不会排廉将军。 (2)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