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45459

第1课 消息二则 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339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课,消息,二则,练习题,答案
  • cover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荻(dí)港 巩(gǒng)固 无锡(xī) B.渡(dù)江 封锁(suǒ) 铜陵(líng) C.要塞(sè) 督(dū)战 歼(jiān)灭 D.泄(xiè)气 溃(kuì)退 芜(wú)湖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区域  泄气  业己  摧枯拉朽 B.占领 阵地 扩展 冲破敌阵 C.督战 协定 突破 风平浪净 D.巩固 鉴订 拒绝 横渡长江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自从学校严肃处理了几个严重违纪的学生,校园这几天倒也风平浪静 。 B.公安部“猎狐行动”以锐不可当之势,打击了一大批外逃贪官。 C.真希望在游戏中英勇善战的小明能把精力用在学习上。 D.春风以摧枯拉朽之势,吹红了桃杏,吹绿了杨柳。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主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传播能力建设。 B.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看,国民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比阅读率较高的国家可以发现,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突破多项技术难题。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背盆地”预选区,实施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任务。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根植于以和为贵、立己达人的中华传统文明,践行于波澜壮阔、砥砺前行的中国实践,契合世界各国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要进步的共同理想。 5.下面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 B.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C.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 D.警号为谁而鸣?为你、我、他,为我们大家而鸣,为中国人而鸣! 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优秀文化,规范书写汉字是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 ②为此,浙江省多家媒体及资深专家共同策划了免费培训书法教师的“蒲公英计划”。 ③但是当前中小学书法教学的普及率太低,书法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 A.③②①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感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 B.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C.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D.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 气。 8.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B.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 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C.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 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D.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 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阅读理解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③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飞渡过30万人。④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