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46097

23《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课件

日期:2024-12-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222541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课件
  • cover
(课件网) 诸子百家你认识几个呢? 孔子 孟子 老子 庄子 荀子 墨子 战国最佳辩手———孟子 我吵架没输过! 别急,你先坐下来,我们讲讲道理! 君王视我如土芥,我视君王如寇雠 君王不听我的劝,换个君王继续劝 kòu chóu   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年代。面对这样的一个社会,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重视人民的作用;强烈反对不义战争,宣扬“仁政”“王道”,并将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发“仁心”上。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和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南宋朱熹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作品简介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 文体介绍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作者表明的主张或观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论据: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道理论据:某种正确的言论、名言警句、公理等。 事实论据: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包括历史事件、故事、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社会中存在的现象) 文体介绍 论证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之后,加以证明,使自己的观点有一个证实的方法。 举例论证:用具体事例加以论证。 道理论证:引用名言或警句加以论证。 对比论证: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论证。 比喻论证:用比喻的修辞进行论证。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fú/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 译 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疏通文意 比不上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句首发语词 这 …者…也,判断句,译为…是… 外城 这样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比不上地利啊。 译 文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 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坚固锋利 粮食 充足 这 …也,判断句,译为…是…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 译 文 放弃 离开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 不以兵革之利。 凭借 依靠 名作动,震慑shè 形作动巩固 动词使动 使…定居 所以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译 文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到 凭借,依靠 所以 …的人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