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1 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性质 实验目的 1.学习制备乙酸乙酯的方法。 2.加深对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的认识。 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夹、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导管、乳胶管、橡胶塞、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秒表、碎瓷片。 乙醇、乙酸、浓硫酸、饱和Na2CO3溶液、乙酸乙酯、蒸馏水、3 mol·L-1 H2SO4溶液、6 mol·L-1 NaOH溶液。 实验步骤 实验1 乙酸乙酯的制备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0.5 mL浓硫酸和2 mL乙酸,再加入几片碎瓷片。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饱和Na2CO3溶液 - (2)用小火加热试管里的混合物,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Na2CO3溶液的上方约0.5 cm处,注意观察试管内的变化。反应一段时间后,取下盛有Na2CO3溶液的试管,并停止加热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无色透明的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 (3)振荡盛有Na2CO3溶液的试管,静置。待溶液分层后,观察上层的油状液体,并注意闻气味 可闻到香味 实验2 乙酸乙酯的水解 实验步骤 (1) (2) 振荡均匀后,把三支试管都放入70~80 ℃的水浴里加热 实验现象 A中液体仍然分层,气味不消失; B中液体酯层逐渐消失,气味渐渐消失; C中液体酯层和气味消失的比B快 实验结论 乙酸乙酯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均发生水解,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更快 问题和讨论 1.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除了通过乙酸乙酯气味消失的快慢来比较酯的水解速率外,还有什么方法可用来比较乙酸乙酯在不同条件下水解速率的差异? 提示 间隔相同时间内测量并比较剩余乙酸乙酯层的高度。 2.写出实验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 实验1:+H—O—C2H5+H2O; 实验2: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 CH3COOC2H5+NaOHCH3COONa+C2H5OH。 1.乙酸乙酯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水解速率和水解程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乙酸乙酯水解产生乙酸和乙醇的反应是可逆的,如果是在酸性环境水解就会受到抑制,速度变慢;如果在碱性环境中,因为产物乙酸和碱反应,可使反应不断进行下去,则反应进行比较彻底。 2.酯化反应中加热温度为何不宜过高? 提示 为了尽量减少乙酸、乙醇的挥发,提高乙酸、乙醇的转化率。 3.酯化反应中哪些措施可以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提示 增加乙醇的量,适当加热使生成的乙酸乙酯及时蒸出,及时移走生成的水等。 1.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 答案 D 解析 A是生成乙酸乙酯的操作,B是收集乙酸乙酯的操作,C是分离乙酸乙酯的操作,D是蒸发操作,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未涉及。 2.(2023·上海,14)使用下图装置制备乙酸乙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C2H5OH缓缓加入浓H2SO4 B.X溶液是NaOH溶液 C.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倒吸 D.试管中油层在下面 答案 C 解析 X应为饱和碳酸钠溶液,作用是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NaOH会使乙酸乙酯发生水解,B错误。 3.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中学化学实验常用a装置来制备。 (1)实验时,通常加入过量的乙醇,原因是 。加入数滴浓硫酸即能起催化作用,但实际用量多于此量,原因是 ;浓硫酸用量又不能过多,原因是 。 (2)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 (3)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收集到的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 、 ,然后分液。 (4)若用b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其缺点有 、 。由b装置制得的乙酸乙酯产品经饱和碳酸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后,还可能含有的有机杂质是 ,分离乙酸乙酯与该杂质的方法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