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题 方寸钤记———名章私印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它课□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的补充内容,与第二单元藏书印结合起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围绕篆刻这一艺术形式设计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学习篆刻的基本知识,篆刻的历史发展、分类、表现形式、章法布局、制印步骤、篆刻技法等。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设计印章,并运用篆刻刀法完成一枚自己的名章,在陶冶情操、开阔眼界的同时,还能体会设计与刻制印章的乐趣,锻炼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本课内容将分为两个课时完成,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篆刻的基本知识、篆刻技法和印章设计等。 学情分析篆刻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门空白的课。本课的设计就是从零起步,从篆刻的历史发展、分类、表现形式、章法布局、工具、制印步骤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篆刻的入门启蒙。 学习目标1.通过欣赏、比较与分析,了解篆刻的起源与发展,并分析汉代篆刻艺术的特点。2.通过欣赏、比较和分析,了解印章的分类:按内容可分为名章、闲章、肖形章;按在书画作品中的位置可分为压角章、拦边章、起首章等。3.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篆刻的两种主要方法:朱文和白文,即阳刻和印刻,并理解两种方法的不同。4.通过分析范例,理解印章的章法布局,并会运用。5.通过观看视频、图片,了解篆刻的程序和主要刀法:切刀和冲刀,并通过实践,掌握治印的基本方法。6.会设计一枚印章,会书写自己名字的篆书,会制作完成印章。 重难点1.通过欣赏评述,评价学生能否从作品的不同刻制手法上,体会、分析作者的不同情感及其个人风格,并做出相应的欣赏与评述。2.欣赏分析篆刻作品,评价学生能否从构图的设计方法如何体现个人情感方面,进行评价。3.通过学生的实践过程和学生作品评价:印文内容是否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意趣;印面布局是否均匀和谐、富有美感;在朱文、白文的制作上,是否体现了刀法的不同趣味。 教学评活动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新课导入,创设情景教师活动出示北京奥运会会徽问:你认识它吗?它的设计创意体现在哪些地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除了图案是一个奔跑的人,还是一个“京”字,它的整个造型采用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篆刻的形式,朱文和白文两种颜色,图案采用篆刻刀法,充满了质朴的趣味。3.出示课题和学习目标学生活动1.学生观察,并思考。2.提问一部分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思考分析,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篆刻艺术特点,并引入本课。环节二:欣赏评述、比较分析教师活动欣赏,讲解欣赏战国、秦、汉古印,介绍篆刻的含义。篆刻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起的印章大都采用篆书,先写后刻,被称为篆刻。篆刻也叫治印,或是刻印章,是中国镌刻印章的通称。讲解篆刻小知识 篆刻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结合的艺术。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始于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和秦的刻石等。字体多为篆书,故称篆刻。别称有“治印” “铁笔” “刻印” “图章” “印信” “押” “戳子”等。篆刻艺术发展成熟的鼎盛时期是汉代。欣赏汉代篆刻艺术并分析特点1.出示汉官印、汉私印和将军印的图片。活动一 比较并说一说汉官印、汉私印和将军印的不同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汉官印:由官府监督制造,印章布局规整,庄严大气。汉私印:是汉代私人印章,刻人的名字,形式多样,彰显个性。将军印:是在打仗时行军途中临时任命官职时,匆忙刻成的印章,刀法自然,意趣天成。也叫“急就章”。 印章的分类活动二 观察下列印章的内容,说说有何不同。出示三种印章的图片。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印章按内容可分为名章、闲章、肖形章。出示三种不同印章,学生欣赏。教师讲解印章按在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