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浙科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 第二节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理解种群 1.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种群内普遍存在着变异 B.种群内个体间的可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前提,形成适应的前提 C.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是一个种群 D.一个种群中具有2个等位基因的座位数是n,则该种群中可以产生3n种基因型 题组二 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 2.(2022浙江9+1高中联盟期中)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唯一动力 B.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人工选择会改变某些种群的进化方向 D.能交配并产生后代的两种生物不存在生殖隔离 3.(2022浙江舟山中学月考)如图为抗青霉素细菌的产生过程,表示死亡的个体,a、b表示两个阶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阶段使用青霉素后少部分细菌产生抗药性存活下来 B.b阶段存活细菌种群中抗药基因频率增大 C.经过a→b阶段的选择导致抗药细菌的比例增大 D.b阶段存活的细菌可能是若干个突变累加在一起的产物 题组三 基因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和遗传平衡定律 4.(2022浙江北斗联盟期中联考)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深受全球消费者喜爱,大熊猫是其设计原型,大熊猫最初是肉食动物,经过进化,其99%的食物都来源于竹子。现在一个较大的熊猫种群中雌雄数量相等,且雌雄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若该种群中的B基因频率为7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熊猫种群中所有的B和b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B.大熊猫食性的改变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C.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显性个体中纯合子约占56.3% D.该种群中的大熊猫个体之间只要存在着变异,自然选择就可以发生作用 5.某一瓢虫种群中有黑色和红色两种体色的个体,这一体色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B)对红色(b)为显性。若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6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2%,则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 ) A.54%、46% B.36%、64% C.20%、80% D.88%、12% 6.许多因素能够打破遗传平衡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动,下列关于自然种群遗传平衡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有害突变和有利突变均容易引起种群基因库发生较大变化 B.种群之间的单向迁移将会引起种群内变异量增加 C.非随机交配现象会引起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但不影响种群基因频率 D.自然选择对遗传平衡的影响,可通过不同基因型个体存活率和繁殖率的差异得以体现 7.设某个随机交配的种群中所有个体都是纯合子,即基因型为AA,某种原因导致20%的个体基因型由AA变为Aa(A对a为完全显性),若不考虑迁移、选择等因素,则在其第三代中基因型AA的频率为( ) A.64% B.80% C.81% D.32% 题组四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8.对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正确解释是( ) ①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②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③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④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⑤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⑥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化 ⑦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⑥⑦ 9.(2024浙江温州二模)天然的浙江红山茶广泛分布于浙江南部、安徽南部等海拔600~1 400 m的山地。下列关于浙江红山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布在不同海拔,可能与其遗传差异有关 B.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种子的扩散使各种群间的遗传差异变小 D.全部的天然浙江红山茶构成了进化单位 题组五 隔离与新物种形成 10.南极有企鹅,非洲也有企鹅,研究发现南极企鹅是非洲企鹅的祖先。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