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51531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2.5《这些事我来做》 教学设计(共2课时)

日期:2025-04-10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552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四年级,上册,这些事我来做,教学设计,2课时
  • cover
四年级第五课《这些事我来做》道德法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意识,激发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关爱之情。 让学生体会到通过做家务为家人带来便利和帮助的成就感,从而更加热爱劳动。 2.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常见的家务劳动内容以及做家务的诸多好处。 掌握一些与家人沟通争取做家务机会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多种做家务的小妙招。 3. 核心素养目标 责任意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自己作为家庭一员,有责任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强化对家庭的责任担当。 劳动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提升劳动素养。 沟通能力:在面对大人不让做家务的情况时,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恰当的方式与家人沟通,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当遇到做家务相关的困难或阻碍时,如大人不同意、某些家务不会做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让学生深刻理解做家务的重要意义和好处,激发学生主动做家务的意愿。 指导学生掌握与家人沟通争取做家务机会的有效方法。 2.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在面对大人各种不让做家务的理由时,能够巧妙且有效地进行沟通,说服大人。 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家务小妙招真正运用到实际家务劳动中,养成良好的家务劳动习惯。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四、教学准备 1. 收集一些与家务劳动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如展示不同家务场景、孩子们做家务的可爱模样等。 2. 准备一些模拟家务劳动的小道具,如扫帚、抹布、碗筷等,用于课堂实践操作环节。 3. 准备纸张、笔等文具,以便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书写环节使用。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有趣的家庭生活视频片段,视频中展现家庭成员一起做家务、其乐融融的场景。播放完毕后,教师提问: “同学们,刚刚我们看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视频,大家在视频里都看到了什么呀?”(引导学生回忆视频内容) “那你们觉得视频里的家庭成员们在做家务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关注做家务时的情感体验) “你们平时在家里有没有做过类似的家务呢?”(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引出课题)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的家务细节,如孩子帮忙扫地、父母做饭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家务劳动的回忆和思考。 2. 讲授新课 (1)家务擂台赛 展示一些常见家务劳动的图片,如买菜、做饭、洗衣、洗碗等,教师提问: “同学们,看看这些图片,你们能说出它们分别代表的是哪种家务劳动吗?”(考查学生对常见家务的认知) “那你们自己平时都做过哪些家务呀?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呢?”(鼓励学生分享个人做家务经历)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做家务的经历,例如:一位学生分享自己每天放学后负责喂羊的经历,讲述自己是如何了解羊的生活习性的;另一位学生讲述自己经常扫地,通过扫地锻炼了动手能力,还为家人带来了干净的空间。 教师在学生分享过程中适时提问: “哇,你每天都负责喂羊呀,那你是怎么知道羊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的呢?”(针对喂羊经历深入提问) “你扫地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呀?比如扫不干净或者灰尘太大,你是怎么解决的呢?”(针对扫地经历深入提问) 组织学生开展“家务擂台赛”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展示自己最擅长的一项家务劳动。代表在展示时要说明自己学做这项家务的原因、能把这项家务做得又快又好的原因以及一直坚持做这项家务活的感受。 在学生展示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鼓励他们提问和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提问: “大家听了这位同学的展示,有没有什么想问他的呀?比如他在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