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2.9 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整个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起始部分,为后续更复杂、多样的数学问题解决奠定基础。它承接了学生对数字、简单加减法运算的初步认识,将抽象的数与运算同实际生活情境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开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之门。教材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提供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即“理解情境”“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检查反思”,引导学生体会要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步骤,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问“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用加(减)法?”,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深化理解。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入学初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已掌握1-10数字认读、书写与简单加减法运算技能,知晓加法表示合并、减法表示去掉含义,能依据直观图示迅速算出数量结果,像看到3个气球和4个气球图片,能算出共有7个气球,这为理解并解决稍复杂实际问题提供运算基础,但从单纯数字运算迈向结合情境分析运用运算还需教师引导跨越思维难关。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叙述图意,能够选择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有序观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用语言叙述图画应用题的题意;会解答图画信息和文字信息相结合的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导学案 【教学环节】 学习任务一:知识链接,课题导入。 引入1: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2+6= 9-1= 6+3= 8+1= 7+2= 8-2= 9-5= 5+4= 9-6= 7-3= 8-4= 3+5= 引入2:看图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学习任务二:探究新知,素养形成。 (一)获取数学信息 师:小朋友们,梅花鹿老师组织了一个旅游团要到大森林里去游玩,你们想参加吗? 学生:想。 师: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 师:观察上图,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 一共有9只小鹿。 树根处有6朵蘑菇。 一共有8只大白鹅。 师:关于小鹿,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一共有9只小鹿,跑走了3只。 师:你能帮助小鹿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还剩几只小鹿? (二)解决问题并检验 师:求还剩几只,怎样列式计算?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要求还剩几只,就是要从9只里去掉跑走的3只,要用减法计算,算式是9-3=6(只)。 师: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计算的? 学生:9能分成3和6,所以9-3=6。 师:解答正确吗?想想可以怎样检验? 学生1:把跑掉的3只去掉,1,2,3,4,5,6,还剩6只,正确。 学生2:跑掉的和剩下的合在一起,6+3=9,一共有9只,正确。 …… 师生一起写出答语。 (三)从图中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 师:你能从图中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展示反馈。 (1)一共有8只天鹅,游走了3只,还剩几只天鹅? 8-3=5(只) 答:还剩5只天鹅。 (2)树根下有6个蘑菇,草地上有2 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 6+2=8(个) 答:一共有8个。 …… 知识小结 解决图文结合的实际问题时,不仅要看文字呈现的已知条件,还要找出图画中隐含的已知条件,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解决问题,也可以根据相应的条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学习任务三:随堂小练,素养提升。 1.(教材p53“练一练”第6题) 2.(教材p53“练一练”第7题) 3.(教材p53“练一练”第8题) 看图提出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