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51924

【课堂无忧】人教版一年级上册-4.4 数的排序(教案)

日期:2025-04-0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4274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课堂,无忧,人教,一年级,上册,-4.4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4.4 数的排序 【教材分析】 “11- 20 数的排序”在小学数学知识体系里,衔接前期对1- 10数字顺序认知,开启两位数及更大数序探究大门。它不只是简单数字排列,更融入数位、数的大小比较等概念,为后续加减法运算、数学规律探索打基础。教材中通过安排例3,让学生先进行排序,再观察直尺来了解数的先后顺序,比较直观。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自主探索和创新意识,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1-10数序,能流畅顺数、倒数,日常数数游戏、物品清点积累丰富经验。对11-20各数认读、简单组成也有接触,但对其排序仅存模糊、零散印象,未系统梳理顺序逻辑,相邻数精确界定、基于数序比较大小尚缺清晰认知,需课堂引导。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尺子图,了解2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深化对数的概念的理解。 2.能根据数位的意义及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自主探索和创新意识,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了解2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教学难点】 能根据数位的意义及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导学案 【教学环节】 学习任务一:知识链接,课题导入。 引入1:数一数下图中的学具各有多少。 课件出示 学习任务二:探究新知,素养形成。 教学例3。 课件出示例3,指名2名同学到黑板前面来用数字卡片摆一摆。 摆完以后全班订正,一起按照顺序来读一读这些数。 引导学生拿出直尺,师提问:读出尺子上面的数,想想这些数是怎样排列的? 生1:直尺上的数是按照从小到大排列的。 生2:从后往前读,越数越小。 生3:13的前一个数是12,后一个数是14。 生4:数数时,先数13,再数14,14比13大。 师:观察直尺图,说说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5:15和17中间的数是16。 生6:比19多1的数是20。 师:继续观察直尺图,填一填。 2.小结 11~20各数的顺序: (1)从小到大:11、12、13、14、15、16、17、18、19、20; (2)从大到小:20、19、18、17、16、15、14、13、12、11。 学习任务三:随堂小练,素养提升。 1.教材P78“做一做”第1题 2.教材P78“做一做”第2题 3.教材P78“做一做”第3题 4.先圈出10只,再接着数。 5.比一比。 学习任务四:课堂总结,素养达标。 1.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2.素养评价 (1)自我评价 (2)小组评价 3.课后作业 (1)完成《分层作业》中对应练习。 (2)预习下一节。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依据一年级学生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数字卡片、直尺模型等学具。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 “摆一摆数字卡片”,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亲身体验数字间的先后次序关系;借助直尺,引导学生观察直尺上的刻度数字,从 0 起始,逐次递增到 20,用手指沿着刻度滑动,直观感知数字顺序及相邻数字间 “相差 1” 的规律。这种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的方式,将抽象的数序知识具象化,有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助力学生扎实掌握 0 - 20 数的排序逻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