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55207

人教版(2019)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练习(共6份,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21367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突变,6份,练习,变异,及其他
    作业21  基因突变 第1~10题,每题6分;第11~12题,每题7分,共74分。 题组一 基因突变的实例和概念 1.(2023·镇江高一期末)镰状细胞贫血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血红蛋白的一个氨基酸不正常 B.信使RNA中一个碱基发生改变 C.基因中碱基发生替换 D.血液中红细胞容易破裂 2.(2023·淮安高一检测)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分子中碱基的缺失、增添或替换都属于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会导致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 C.基因突变不会改变基因的位置和数量 D.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的性状 3.基因D因碱基A/T替换为G/C而突变成基因d,则下列各项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 A.d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数目 B.d基因中的氢键数目 C.d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 D.d基因中嘌呤碱基所占比例 4.(2024·玉树高一月考)粳稻和籼稻是水稻的两个常见品种,研究表明粳稻的bZIP73基因中有1个碱基对与籼稻不同,导致两种水稻中该基因表达的相应蛋白质存在1个氨基酸的差异,增强了粳稻对低温的耐受性。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粳稻和籼稻的bZIP73基因不同是基因突变造成的 B.粳稻对低温的耐受性扩大了水稻的种植范围 C.bZIP73基因碱基的改变,导致了翻译过程提前结束 D.bZIP73基因的碱基序列的改变可能会导致性状发生改变 5.自然界中,一种生物体中某一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表: 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1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2 精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3 精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酪氨酸 丙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三种突变基因的改变最可能是(  ) 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或缺失 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或缺失 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或缺失 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或缺失 题组二 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6.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可以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亚硝酸盐摄入过量使人体发生基因突变,属于物理因素的作用 B.紫外线照射使大豆发生基因突变,属于化学因素的作用 C.碱基类似物处理使西瓜幼苗发生变异,属于物理因素的作用 D.乙肝病毒感染使人体发生基因突变,属于生物因素的作用 7.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可能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 B.紫外线可诱发基因突变 C.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 D.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定不能遗传 8.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C.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均可发生基因突变 D.某植物经X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则没有新基因产生 9.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一般均为纯合子)变为突变型。让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鼠中均有野生型和突变型。由此可以推断,该雌鼠的突变为(  ) 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突变 B.X染色体上的显性突变 C.显性突变 D.隐性突变 10.(2024·泰安高一检测)野生型拟南芥的叶片是光滑形边缘,研究影响其叶片形状的基因时,发现了6个不同的隐性突变,每个隐性突变只涉及1个基因。这些突变都能使拟南芥的叶片表现为锯齿状边缘。利用上述突变培育成6个不同纯合突变体①~⑥,每个突变体只有1种隐性突变。不考虑其他突变,根据表中的杂交实验结果,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