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学滨海学校2024级高一历史学科 期中 质量检测试卷 本训练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训练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每小题2分, 33题, 共66分) 1. 有“江南文化之源”之称的马家浜文化遗址,出土了稻谷、米粒和稻草实物,经鉴定,已普遍种植籼、粳两种稻。农用工具有穿孔斧、骨耜、木铲、陶杵等。还饲养狗、猪、水牛等家畜。这说明 ( ) A. 江南是最早出现人类文明的地区 B. 江南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C. 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D. 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2. 有学者提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瓣花朵”模式说,中原为花心,四邻为花瓣,花心和花瓣是不能分离的。各文化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有不同程度的联系。这反映了中华文明( ) A. 源远流长 B. 生生不息 C. 独具特色 D. 多元一体 3. 楚庄王时,不断向中原用兵,与晋国争夺霸主地位。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阅兵周疆,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军,楚庄王趁机向王孙满问九鼎之轻重。这反映了( ) A. 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B. 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C. 血缘纽带得到加强 D. 宗法制度受到冲击 4. 战国时期,某一学派强调退避的人生哲学,坚持无为逍遥的人生态度,追求真正展现自我并自由抒发性灵的人生境界。该学派是( ) A. 道家 B. 儒家 C. 兵家 D. 法家 5. 秦朝的国家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 A. 君权遭到了一定程度弱化 B. 政治民主的观念开始萌发 C. 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 有利于减少专制决策失误 6. 司马迁写《史记》,有关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史实多有错误,而秦国的历史就相对精确详实,这是由于有关东方六国的史料缺失所致,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 A. 东方六国文化相对落后 B. 秦朝统一焚烧诗书 C. 百家争鸣导致学术分歧 D. 汉武帝时独尊儒术 7. 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施政方针有了诸多重大调整。下列各项,属于西汉初年施政方针“重大调整”的是( ) A. 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B. 实施尊崇儒术的文化改革 C. 颁布推恩令削弱王侯势力 D. 设立直接为皇帝控制的中朝 8. 汉武帝去世后,继位的昭帝年仅8岁,外戚霍光以大将军身份秉政,领尚书事。西汉后期如外戚王莽等,也都是以大将军或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身份执掌中央大权。上述现象反映出( ) A. 军功阶层长期把持朝政 B. 汉匈之间战争绵延不绝 C. 中央行政中枢权力调整 D. 外戚宦官交替执掌政权 9.《史记》首创民族列传,即《匈奴列传》《南越列传》等六篇专传,开创了正史为少数民族政权立传的例子。而且无论是华夏还是四夷,司马迁都把他们的祖先视为黄帝。这一叙史方式( ) A. 说明西汉开始出现华夏认同观 B. 反映了当时华尊夷卑的思想 C. 顺应了当时大一统的时代潮流 D. 强调了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10. 以下我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中①②③分别是 ( ). A. 东汉 蜀 前秦 B. 秦西汉 梁 C. 蜀东晋 梁 D. 蜀东汉 隋 11.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业发展迅速,陶瓷、丝织、制造船等手工行业也有较大进步。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 ) ①人口的大量南迁 ②优越的自然条件 ③南北统一的实现 ④相对和平的环境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2. 唐末以后出现的新藩镇,其军队主要靠强迫征发而来,难以结成牢固的军人集团。到后周时,中央禁军成为最强大的力量。这些变化( ) A. 有利于中央集权体制的重建 B. 从源头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 C. 促进了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D. 使重文轻武观念逐渐被接受 13.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它由中央委任的官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该制度是(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