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58181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1)七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学课件(统编版2024)

日期:2024-11-3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512850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6课,三国,鼎立,课件,七年级,历史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单元结构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但正是在这一时期,各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显著进步,都为统一局面的重新出现奠定了基础。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学习目标 1.阅读教材并结合地图,能够运用时间和空间要素简要叙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过程,能够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的整体进程中分析两场战役对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 列表对比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分析两场战役曹操军队一胜一败的原因,归纳影响战争胜败的主要因素,提高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3. 了解魏蜀吴三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发展的表现,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现了局部统一,为以后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官渡之战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1.东汉末年社会状况 诗中所描绘的的是怎样的景象?结合地图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东汉末年经济凋敝,人口减少,百姓困苦的社会现实。 景象: 原因: 东汉末年天下分崩离析,军阀割据混战。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196年 官渡之战 2.曹操势力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196年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196年 ①“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的主动权。 ②招揽人才,收编黄巾军精锐。 实行屯田制,从事农业生产,解决流民的生计和军粮问题。 政治: 经济: 官渡之战 3.袁绍势力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196年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196年 当时占据黄河以北的袁绍势力,地广人众,兵多粮足,曹操实力不如袁绍。 曹操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方。 官渡之战 4.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兵力对比: 曹操战术: 影响: 曹操 vs 袁绍 曹操:约2万 袁绍:约10万 曹操势力以少胜多,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声东击西、避实击虚、打击敌人要害(火烧乌巢) 200年 官渡之战示意图 公元207年形势图 赤壁之战 1.背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诗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 壮心: 指的是曹操想要消灭南方的割据实力,统一全国。 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赤壁之战 1.背景 赤壁之战示意图 刘备率军从樊城退往夏口。派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策。孙权决定与刘备联合迎曹军。 赤壁之战 2.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示意图 时间: 交战双方: 兵力对比: 使用战术: 影响: 曹操 vs 孙刘联军 曹操:约20万 孙刘:约5万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船舰连接,诈降和火攻(火烧赤壁) 208年 赤壁之战 战争名称 交战双方 使用战术 结果 意义/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曹操VS袁绍 曹操VS孙刘联军 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曹操两场战役对比 失败 声东击西、避实击虚、打击敌人要害 船舰连接 胜利 这两场战役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阅读材料,议一议曹操军队在这两场战役中为什么会一胜一败?归纳影响战役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占领了荆州南部以后,又向西南发展,占取益州。 统治范围从扬州延伸到交州,不久又把刘备势力排挤出荆州地区。 经营关中,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