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综合思维) 2.运用资料,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综合思维) 3.认识在可持续消费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行为。(地理实践力)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知识点一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知识点二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内容索引 课时对点练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 知识点一 1.可持续发展的背景 环境 发展 2.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 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后代人 3.内涵 生态 承载 力 改善质 量 社会 4.原则 原则 内容 公平性原则 _____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 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持续性原则 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 之内 _____原则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 同代人 其他生物种群 承载力 共同性 可持续发展三原则的判别方法 方法技巧 判别三原则时,要注意体会和提取所给图文材料包含的信息。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中,“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强调享有的平等,即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公平;“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强调地球为一个整体,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责任。 (2024·浙江台州学业考试)2023年11月24日,某杂志发表的文章称,全球现存巨型动物在第四纪的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早期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与智人(人科人属智人种,仅存的人类物种,现代人都属于智人种晚期智人亚种)的扩张有关,而不是气候变化。完成1~2题。 1.材料中提到的第四纪 A.属于中生代 B.属于新生代 C.类人猿出现 D.裸子植物繁盛 √ 第四纪属于新生代后期,A错误、B正确。 灵长类动物中出现类人猿的时间大约距今3 000万年,属于古近纪,裸子植物是中生代的代表植物,C、D错误。 (2024·浙江台州学业考试)2023年11月24日,某杂志发表的文章称,全球现存巨型动物在第四纪的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早期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与智人(人科人属智人种,仅存的人类物种,现代人都属于智人种晚期智人亚种)的扩张有关,而不是气候变化。完成1~2题。 2.由此可见,我国建立大熊猫等珍稀动物自然保护区非常必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D.阶段性原则 √ 大熊猫等珍稀动物濒临灭绝,需要加以保护,由此可见,我国建立大熊猫等珍稀动物自然保护区非常必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体现人和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A正确。 (2024·江苏徐州期中)人类社会从史前文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人口增长越来越快,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在改造环境和认识人地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据此完成3~4题。 3.“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这句话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 “竭泽而渔”是人类与环境的对立行为。持续性原则要求人类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材料体现的是渔业能否持续发展的思想,属于持续性原则。故选C。 (2024·江苏徐州期中)人类社会从史前文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人口增长越来越快,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在改造环境和认识人地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据此完成3~4题。 4.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公众调整自己的行为。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