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重点突破练(一) 第1章 发酵工程 <<< 题组一 传统发酵技术 1.下列关于传统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日从泡菜坛中取少量泡菜品尝,以确定自制泡菜是否可以食用 B.利用传统作坊中的酒曲,有利于大规模生产黄酒 C.将葡萄汁煮沸冷却后灌入约2/3瓶,密闭发酵即可自制葡萄酒 D.腐乳制作过程中需要添加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不能每天打开泡菜坛,否则会导致发酵失败,A错误; 酒曲中含有酵母菌,利用传统作坊中的酒曲,有利于大规模生产黄酒,B正确; 发酵果酒的葡萄汁不能煮沸,否则会杀死葡萄汁中的野生酵母菌,C错误; 在腐乳制作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会产生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多种酶,不需要添加,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2024·清远高二期中)泡菜是我国的传统美食,早在《诗经》中就有“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的诗句,其中“庐”和“瓜”是蔬菜,“剥”和“菹”是腌制加工的意思。下列关于泡菜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泡菜时,盐水煮沸后可以立即使用 B.腌制时间长短和温度高低不会影响亚硝酸盐的含量 C.泡菜“咸而不酸”可能是盐水浓度过高,抑制乳酸菌发酵所致 D.泡菜腌制过程中乳酸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先增加后趋于稳定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制备泡菜时,盐水煮沸冷却后再使用,防止高温杀死乳酸菌,A错误; 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较多,如制作泡菜时食盐用量、腌制时间长短和温度高低等,B错误; 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加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乳酸含量先增加后保持稳定,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2023·邯郸高二期末)蓝莓酒和蓝莓醋被称为“液体黄金”“口服化妆品”等。如图是以新鲜蓝莓为原料制作蓝莓酒和蓝莓醋的过程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制作蓝莓酒时,温度应该控制在18~30 ℃ B.若氧气、糖源充足,蓝莓汁可直接经过程③发酵为蓝莓醋 C.若处理不当,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可将糖分解为乙酸 D.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若果汁出现灰绿色说明有蓝莓酒产生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最适生长温度约为28 ℃,在制作蓝莓酒时,温度应该控制在18~30 ℃,A正确; 过程③是乙酸发酵,所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在氧气、糖源都充足的条件下可直接将蓝莓汁发酵为蓝莓醋,B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酒精发酵为无氧环境,而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即使发酵装置中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也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分解为乙酸,C错误; 利用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检测,若出现灰绿色,说明有酒精产生,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如图1为果酒、果醋制作装置,图2为果酒发酵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果酒的整个过程中,夹子①②均关闭,制作果醋时,夹子①②均打开 B.制作果酒时应将图1装置放在18~ 30 ℃环境中,制作果醋时应将温 度提高至30~35 ℃ C.图2曲线a~b段,瓶内有大量二氧 化碳和水产生,导致瓶内气压增大 D.随着发酵时间的推进,葡萄糖含量 降低,乙醇的产生速率先上升后趋于稳定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制作果酒的过程中,夹子①先打开后关闭,夹子②在发酵过程中间歇打开,果醋发酵时需要氧气, 因此用图1装置进行果醋发酵时, 需打开夹子①②,A错误; 图2曲线a~b段,酵母菌进行有 氧呼吸,大量繁殖,酵母菌有 氧呼吸过程中氧气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