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7课 制度创新与历史变革 第4单元 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 【时空定位 】 618 唐太宗 唐朝建立 贞观之治 武则天 唐玄宗 改国号周 开元盛世 755 907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 朱温灭唐 581 隋朝建立 589 隋朝统一 960 北宋建立 开皇之治 隋文帝 五代十国 一、重 现 统 一 大一统的再现———隋朝统一 1.文帝建隋 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灭陈,完成统一。 杨 坚 2.开皇之治 3.炀帝亡隋 618年炀帝被杀,隋朝灭亡 这是一个短促而华丽的巅峰,也是一个伟大时代的序曲。隋王朝之后,唐帝国扑面而来,逸兴遄飞的雍容气度即将漫天展开。 ———纪录片《中国》 一、重 现 统 一 一、重 现 统 一 1.大唐初建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随后消灭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完成统一。 2.玄武门之变 李 世 民 李建成:文可安邦 李元吉:瞎凑热闹 李世民:武可定国 一、重现统一唐前期的治世———唐太宗(1)重视生产,劝课农桑;轻徭薄赋,戒奢从简。(2)广纳贤才,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从善如流。(3)完善三省六部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4)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唐前期的治世———武则天(1)政治: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2)经济:重视生产,继续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3)文教: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与武举选拔人才政启开元,治宏贞观。———郭沫若唐前期的治世———李隆基(1)政治:选贤任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官,精简机构,改革兵制。(2)经济:抑制土地兼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3)文教:大兴文治,限制佛教一、重 现 统 一 总结唐前期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国家统一,统治者励精图治;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虚心纳谏,重用人才…… 政局稳定、国家统一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要重视经济发展;更要以民为本,改善民生; 治理国家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任用。 唐朝前期盛世局面的出现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二、政 制 创 新 趋势:①丞相数量越来越多,相权不断分化,皇权不断强化; ②丞相制度日趋完善,效率提高。 特点: ①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②三省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二、政 制 创 新 时间 先秦时期 秦朝 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 制度 方法 依据 结果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 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高官由世家大族把持 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地联系起来。 演 变 趋 势 选拔标准: 选拔方式: 选拔原则: 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 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 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 世官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军功爵制 推荐 评定授官 分科考试 世袭 任命 品行(孝、廉) 门第 才学 血缘 军功 促进秦国力增强,特别是军事实力 影响:科举制打破了数百年来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加强了中央政府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利,也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养,促成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二、政 制 创 新 魏征 (580-643) 魏征,唐朝政治家、思想家,因直言进谏, 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 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房玄龄 (579-648) 杜如晦 (585-630) 房谋杜断 杜如晦,为隋唐 时期李世民帐下 重要参谋。其运 筹帷幄,处事果 断,是为良相。 房玄龄,李世民 得力谋士。善谋,后世以他和杜如 晦为良相典范, 合称“房杜”。 三、开 明 政 治 武则天 武则天是唐高宗的皇后,曾与高宗共 掌朝政。高宗去世后,她废掉两个儿子取 代之,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 的女皇帝。 唐高宗 (628-683年) (624-705年) 三、开 明 政 治 政治上 经济上 用人上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