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4课 社会各界的救亡图存运动 第7单元 晚清时期的民族危机与救亡运动 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泥腿子”造反,也有人说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到底这场运动如何?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 导 入 一、太平天国运动 阅读书本101-102页,完成填空 1851 1853 1856 1864 开始 金田起义 发展 定都天京 全胜 由盛转衰 北伐、西征 天京事变 失败 天京陷落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太平天国爆发)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洋货涌入使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外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内因:清政府剥削加重,统治阶级和劳动群众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一)背景 一、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 (二)过程 1.开始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红头军” 一、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封人为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洪秀全 (天王) 杨秀清 (东王) 萧朝贵 (西王) 冯云山 (南王) 韦昌辉 (北王) 石达开 (翼王) 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1.开始 2.发展 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 一、太平天国运动 1.开始 2.发展 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 金田 永安 桂林 长沙 武昌 全州 南京 围困桂林 长沙之战 攻克武昌 全州之战 攻占南京, 改名天京 (南王冯云山战死) (西王萧朝贵战死) (1853·3) 一、太平天国运动 1.开始 2.发展 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 3.全胜 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 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实行,但对于发展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起了积极作用。 一、太平天国运动 1.开始 2.发展 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 3.全胜 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北伐、西征 4.转折 天京事变 一、太平天国运动 1.开始 2.发展 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 3.全胜 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北伐、西征 4.转折 天京事变 5.衰弱 《资政新篇》 浦口三河大捷 6.失败 李鸿章 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遇到了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华尔 中外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军,这是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的新特点。 一、太平天国运动 1.开始 2.发展 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 3.全胜 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北伐、西征 4.转折 天京事变 5.衰弱 《资政新篇》 浦口三河大捷 6.失败 天京陷落 清军 清军 清军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率军回师救援,激战40天,未能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1864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864年6月3日 洪秀全病逝 一、太平天国运动 西方列强 太平天国 清政府 镇压 反侵略 镇压 反封建 联合 1.据示意图说说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根本原因(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3.太平天国运动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四)性质及评价 二、洋务运动 19世纪50--60年代初的清朝政府面临怎样的内外局面? 1851 1856 1860 1864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内忧 外患 1.背景:内忧外患 二、洋务运动 恭亲王奕 况今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