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71575

21 长相思 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

日期:2025-04-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776974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相思,教学课件,教学设计,作业,设计
    (课件网)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 字容若。纳兰明珠长子。清朝词人。清词三大家之一。有《纳兰词》《通志堂集》等流传。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目录 壹 贰 叁 肆 吟诵类比,了解词牌 初读词作,整体感知 展开想象,读景悟情 入情入境,升华主题 第一章 吟诵类比,了解词牌 吟诵类比,了解词牌 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 从古到今,思乡是诗词中永恒的主题。 吟诵类比,了解词牌 壹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 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是怎样表达他的思乡之情的呢? 吟诵类比,了解词牌 壹 你发现这首词和我们刚才所吟诵的诗有什么不一样? 字数不同,格式不同。 词的句子有长有短,配合入曲歌唱,节奏感更强,词也叫作长短句。词一般分为上下阕,也称上下片。 吟诵类比,了解词牌 壹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 长相思是词牌名,通常是写人们的相思之情。 上阙 下阙 第二章 初读词作,整体感知 初读词作,整体感知 贰 自由朗读这首词,读准生字和多音字,并尝试读出节奏。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yú pàn gēng guō 多音字 贰 gēng 更 gèng 一般和时间有关,古时候,一夜分为五更,每两小时为一更。如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一般解释为“更加 ”,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借助注释,明词意。 贰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山海关 那边,这里指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上阙: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指整夜风雪交加。 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下阙: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创作背景 贰 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云南平定,康熙帝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词人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第三章 展开想象,读景悟情 展开想象,读景悟情 叁 纳兰性德的思念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这首词,都写了哪些景? 山 水 风 雪 灯 谁还能找到不一样的景? 心里的景———故园 眼里的景 叁 让我们走进这首词中,走进纳兰性德的心中,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什么画面,听到什么声音,你想到什么? 展开想象,读景悟情 走进画面:我们看到/听到_____ 感受画面:从_____词句中,我们感受到_____。 学习单 北京到山海关直线距离就有三百多公里, 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行军更是苦不堪言, 漫漫征途何处是尽头啊。山一程,水一程,一 程又一程,反复强调路途遥远,山高路远、山 水迢迢!旅程漫长,离家远。 画面一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跋山涉水图。 这山这水不再是实指一座座山、一条条大河小川,而是这一路上的艰难险阻,意即一程又一程的山山水水。“一程”重复使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