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73281

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污染物的跨境转移课件(37张,内嵌3个视频)

日期:2025-04-2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1099461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污染物,3个,内嵌,37张,课件,转移
  • cover
(课件网) 高中地理(中图版) 选择性必修3 第三章 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二节 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课标解读 结合实例,说明污染物跨境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 【课标呈现】 1.结合实例,认识污染物跨境转移的主要方式,说明跨境污染引发的国家间的争端及其对环境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威胁。 2.运用实例和资料,认识我国应对跨国污染问题的国家战略和措施,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3.通过新闻媒体和资料,了解污染物跨境转移事件,逐渐形成关注国家和世界地理问题的家国情怀与世界眼光。 【课标解读】 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通过案例探究,能够从区域的视角分析污染物跨境转移的主要形式及原因。 【人地协调观】通过案例探究,分析污染物跨境转移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地理实践力】结合资料,分析发展中和发达国家在污染物跨境转移应遵循的原则、国际合作的措施,以及我国采取的应对措施。 导入 转移形式 污染物通过河流、海洋或大气等自然环境中的介质进行转移,如大面积酸雨区的形成、海上石油泄漏、跨境河流的水污染等。 污染物通过人为的方式进行转移,如污染物的直接出口、污染设备和产品的转移,以及污染行业的输出等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行为。 案例 2022年印尼烧芭雾锁南洋 2014年以来南亚污染越过喜马拉雅 案例 案例 2005年松花江硝基苯污染 水体跨境污染 1986年莱茵河剧毒污染事件 案例 水体跨境污染 2011年3月,里氏9.0级地震导致福岛县两座核电站反应堆发生故障,其中第一核电站中一座反应堆震后发生异常导致核蒸汽泄漏,于3月14日地震后发生爆炸。在爆炸后,辐射性物质进入风中,通过风传播到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俄罗斯等一些地区。附近的海水受到严重的辐射污染,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一度紧张起来,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危机。 1.结合图文材料思考,日本的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以后,美国紧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日本的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后,一些辐射性物质为什么会通过风传播到我国的大陆地区? 3.上述现象说明日本的福岛核泄露发生了什么? 福岛核电站位于沿海,核泄漏导致海水受到污染,会随着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到北美西海岸。 日本是我国的近邻,同属东亚季风气候区,污染物通过大气运动会扩散到我国大陆地区。 污染物跨境转移,对国家的环境安全产生威胁 案例 案例 固体废弃物跨境污染 1988年6月初,一家意大利公司将大约3800吨有害废物运至尼日利亚本德尔州的科科港,并以每月100 美元的租金堆放在附近一户农民的土地上。这些有害废物散发出恶臭,渗出脏水,经检验,发现其中有一种致癌性极高的化学物质-聚氯丁烯苯基。这些有害废物造成很多码头工人及其家属瘫痪或被灼伤,先后有19人中毒死亡。经调查核实后,尼日利亚政府疏散了被污染地的居民,逮捕了10多名涉案人员,并将此事上升为外交事件。经过交涉,意大利政府对被污染的土壤进行处理和修复,并将这批有害废物运回意大利。但由于当时意大利的各个港口均拒绝其进港,欧洲其他国家也拒绝其入境,这批载有有害废物的船只只能长期漂泊在公海上。 思考:以上材料体现污染物的跨境转移对环境安全及国家安全带来哪些危害? 使污染移入国的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受损,处理不当会引发国际纠纷 案例 固体废弃物跨境污染 归纳:污染物跨境转移(固体废弃物)的方向: 发达 国家 发展中 国家 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污染物主要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这包括了污染物的直接输出,以及伴随国际产业转移而发生的污染物间接输出。 试分析发达国家将大量废弃物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原因。 环境 社会 资源 经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