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75375

26 诗词五首 课件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1069232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诗词,五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饮酒 陶渊明 新课导入 有一位作家说过,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有的人知道什么该舍,什么该得,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 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选择是辞官归隐,终老田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饮酒》,来领略陶渊明舍与得之间的人生境界。 走近作者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谥号靖节,人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曾祖陶侃曾任东晋大司马,父曾任太守一类官职。渊明八岁丧父,家道衰落,日渐贫困。曾几度出仕,任过祭酒、参军一类小官。四十一岁时弃官归隐,从此躬耕田园。 他是我国田园诗的鼻祖,和山水诗的鼻祖———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陶谢”。 知识链接 古体诗也称古风,是相对于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或今体诗)而言的一种古典诗体。古体诗在唐以前就有,虽然唐代人对它予以了一定的规范,但基本上保留了唐以前的诗体风格,故唐代人称这种诗体为古体诗或古风,这个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因此诗体不必讲究平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古体诗分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 古体诗 走近作者 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选自钟嵘《诗品》)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主要作品 文: 《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 诗:(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两类) 《归园田居》《饮酒》 《读山海经》 解题背景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 诵读感知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 在 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建造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如此,这样。 诗意:我把草屋建在人多聚居的地方,却没有车马的喧闹。要问我如何能够做到这样呢?心里远离世俗,自然就觉得住的地方偏僻安静。 喧嚣扰攘的尘世。 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 偏远,偏僻。 诵读感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闲适淡泊的样子。 这里形容不经意的样子。 诗意:(我)在东篱下随手摘几朵菊花,悠然闲适间抬头看见了美丽的南山。 即庐山。 东边的篱笆。也指代菊圃。 诵读感知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相伴。 山间的云气。 诗意:傍晚山中的景象最美好,鸟儿结伴归巢。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意,想要辨别却不知怎样用语言来表达。 辨别,说明。 傍晚。 不知怎样用言语表达。 品读赏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千古名句,赏析其意境。) 陶渊明爱菊,咏菊,寄托着高洁的情致,菊花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后人只要言菊花就会想起陶渊明。 “东篱”也具有一种象征意义,象征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 南山在现实里和陶渊明的精神上都隐然是世俗尘网的对立物。陶渊明以其高洁之情怀,悠然之情兴,会心于南山,物我两契,陶然自乐。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悠闲、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 “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 品读赏析 “采菊东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