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86252

第一节 算法与生活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4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4869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一节,算法,生活,教学设计
  • cover
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单元 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一节 算法与生活 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甘肃省教育-出卷网-的初中八年级《信息科技》教材的知识内容,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探讨、解决具体生活问题的方法与步骤,了解算法的概念;让学生通过体验、观摩形象直观的生活实例,学会建立数学模型,了解变量的概念,理解计算机处理问题的一般过程;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初步了解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历程。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虽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使用经验,但大多数是与软件的使用和网络应用有关,算法以及程序设计对他们是崭新的、具有挑战性的知识。而且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的时期,很多时候仍需要感性思维的支撑。因此在教学中应强调算法与生活的关系,注重启蒙和兴趣的培养,并以趣味性的练习、富有引导性的教学语言、明白流畅的教学思路调动学生的情感,逐步建立程序的逻辑思维模式,促进学生对算法和程序设计的理解。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课程目标:本课通过探讨、解决具体生活问题的方法与步骤,了解算法的概念,知道流程图的图形名称和含义,掌握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描述算法。学习目标:1.理解算法和变量的概念2.掌握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3.了解计算机语言的发展阶段,理解二进制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算法和变量的概念,掌握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2.教学难点:结合问题的处理过程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教法学法1. 学法:自主探究、讨论合作。2. 教法:任务驱动、课件辅助、引导启发、讲解演示、情境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说明:行距、列距可根据内容调整,栏目不能改动,个人批注直接写在空白地方。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一、游戏导入教师提问:算法是什么?[热身活动]:1.体验“传教士过河”游戏。活动要求:有三个传教士和三个野人都在B岸,要将三个传教士都运送到对岸A岸,只有一条船,船上最多能载两人。活动规则:在同一岸的传教士数量如果少于鬼的数量,那么传教士会被吃掉。请成功过河的同学描述一下操作过程。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代表描述操作过程。2.田忌赛马同学们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吗?我们可以想到,不同的方法会有不同的效率,所以在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一定要开动脑筋,多想一想,尽量找到最优的方法。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3.揭示课题面对这些问题,人们总会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法和步骤。刚才同学描述的过程、步骤我们称之为“算法”。 观看课件,熟悉规则,跃跃欲试,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操作过程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趣味游戏导入,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并引出本节课课题 新课学习 二、生活中的算法生活中处处都有算法,如有两瓶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需要进行互换,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和步骤:(1)问题分析。甲瓶和乙瓶分别装有不同的液体,现要将两种液体互换容器,可引进第三个空瓶丙来解决,如图所示。(2)确定算法。具体的交换步骤如下:①先将甲瓶中的液体倒入丙瓶。②再将乙瓶中的液体倒入甲瓶。③最后将丙瓶中的液体倒入乙瓶。总结: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自然语言)思考:试从自己的身边举一些算法的例子?二、试从自己的身边举一些算法的例子?使用计算机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时,首先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确定算法。再编写一组计算机能够执行的指令,即程序,让计算机按人们指定的步骤有序地工作。(1)问题分析,建立数学模型(2)确定算法(3)编写程序(4)调试程序(1)问题分析,建立数学模型 用变量X、Y、T分别表示甲瓶、乙瓶、丙瓶,用两个不同的数值(如1和2)分别表示两种液体。(2)确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