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87115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时作业评价)(有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日期:2025-04-0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1208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时,作业,评价,答案,人教
  • cover
第二章 声现象 第 1 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班级: 姓名: 基础巩固 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风吹树叶沙沙响,声源是树叶 B. 吹出的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C.流水的“哗哗”声,声源是水 D.敲鼓时发出的鼓声,声源是敲鼓的鼓槌 2.在敲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 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钟停止振动 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C.钟还在振动 D.有回声产生 3.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说话声就 会被吓走,这说明( ) A. 声音只能在水中传播 B. 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C. 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 速度小 D. 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4.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真空不能传声 B.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 m/s C. 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D. 喇叭发声时,放在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 动,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5.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 出的 B.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 传播速度 D.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6. 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 时,则( ) A.运动员的成绩偏高 B.运动员的成绩偏低 C.对运动员的成绩无影响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7.将一石子抛入水中,若距入水处相同距离的水 中、空中、岸边分别有一条鱼、一只小鸟、一个 人,则最先听到入水声的是( ) A.鱼 B. 小鸟 C.人 D.无法确定 8. 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做了以下小 结。请你帮他补全相应知识。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 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大 于 ”“ 等 于 ”或“ 小 于 ”) 在 空 气 中 的 传 播速度。 (3)在 月 球 上 , 声 音 不 能 传 播 的 原 因 是 。 知能提升 9. 下列关于声音产生现象 的描述 中正确 的是 ( ) A.物体发声是靠敲打发出的 B. 响尾蛇之所以响尾,是由于响尾蛇振动自 己的尾巴时,蛇的尾部许多空心、坚硬的鳞片 相互摩擦而发声的 C.物体振动停止后,声音立即消失 D. 只有固体振动才能发声 10.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湖湘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三湘儿女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无论在音乐、文学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审美 价值和研究价值。澧水船工号子、土家族打 溜子、湘西苗族民歌、麻山锣鼓、青山唢呐等 都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 的是( ) A.歌声是由周围空气振动产生的 B.锣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观众耳中的 C. 山歌在山间回荡传播不需要介质 D. 唢呐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 × 108 m/s 11. ( 多选)下 列 关 于 声 音 的 说 法 中 正 确 的 是 (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在 10 m2 的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 为“空间小,没有产生回声” D. 在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两名航天员 可以直接对话 12.缶是中国历史上的传统乐器。用“击缶迎宾” 的方式作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序曲,并利用 现代的声光电高科技手段,把古代的乐队演 奏进行了重新演绎。如图所示,演员将击响 的缶用手一按,观众席上的小明就几乎听不 到声音了,这是因为( ) A. 声波传到人体中去了 B.缶面停止了振动 C.手阻碍了声音的传播 D.没有介质传播声音 13.关 于 声 音 的 产 生 , 下 列 说 法 中 正 确 的 是 ( ) A.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B.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D. 声波是由发声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4.如图所示,两名同学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 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距离达 10 m 的通 话,这表明 。 (2)两人距离相同,讲话者以同样大小的声音 说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 到的声音就大些,这表明 。 (3)如果使用“土电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