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87358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第一单元第三课《龙的故事》说课稿(表格式)

日期:2025-04-04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180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龙的故事,格式,课稿,第三,单元
  • cover
课题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第一单元第三课《龙的故事》说课稿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序号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第一单元第三课《龙的故事》。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龙的故事》是一节“欣赏·评述”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单元以“有趣的玩具”为主题,而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形象,在这一课中不仅能让学生了解龙的造型特点和文化内涵,还能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为后续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欣赏与龙相关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民间工艺等,了解龙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过程,感受龙的形态美、色彩美和寓意美。通过讲述龙的故事,让学生深入理解龙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龙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他们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注意力容易分散,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还比较有限。在知识储备方面,他们对龙有一定的初步印象,可能在生活中通过动画片、故事书、节日庆典等接触过龙的形象,但对龙的文化内涵了解较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逐步深入了解龙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龙的造型特点,如身体细长、有角、有鳞、有爪等。 2. 认识不同艺术形式中龙的表现,如绘画、剪纸、雕塑等。 3.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龙的形象和自己对龙的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欣赏各种龙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 以小组讨论、故事讲述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了解龙的造型特点和文化内涵,感受龙的艺术魅力。 2.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龙的形象和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难点 1. 如何让学生理解龙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过程及其象征意义。 2. 引导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创意表达,如绘画或手工制作龙的形象。 五、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讲解龙的基本知识,包括起源、造型特点、文化内涵等,让学生对龙有初步的理性认识。 (二)欣赏法 展示大量丰富多样的龙的艺术作品,如古代绘画、现代雕塑、民间剪纸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龙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讨论龙在不同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差异、龙的故事所传达的寓意等,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演示法 在学生进行创意表达环节,教师进行简单的绘画或手工制作演示,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创作方法和步骤,降低创作难度。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3 分钟) 1. 播放歌曲《龙的传人》,同时在大屏幕上展示与歌曲相关的动态画面,引导学生跟唱,营造热烈的课堂氛围。 2. 提问学生:“歌曲中唱到龙,那你们在生活中哪里见过龙呢?”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龙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学生熟悉的歌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然地导入新课。] (二)新授(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