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中考(B)卷参考答案: 一. 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C B D B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A D B C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3分) (1) (或锌)(1分) 正极(1分) 与反应生成,与构成微电池,加速锌极损失 (2) 氧化(1分) 减弱(1分) (1分) (3) ① ② (其余各2分) 18.(15分) (1) ① ② (2) ① 释放出332kJ的能量 ② I (1分) ③ ABC (3) ① CD I. 该反应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反应平衡常数越小(或平衡逆向移动),的平衡转化率越小 II.催化剂活性增强,的反应速率加快 (其余各2分) 19.(11分) (1) (2) abc (3) B(1分) (4) (5) 0.8mol (其余各2分) 20.(13分) (1) C (2) 平衡压强,使浓盐酸顺利流下 浓硫酸(1分) 除去多余尾气,避免污染空气;避免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丙,影响产物纯度 75% (4) C→B→E→D→F 装置D中品红不褪色,装置F中产生白色沉淀 (其余各2分)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期中联考 高中二年化学试卷B卷 考试日期:11月17日 完卷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6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典籍中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古诗词的描述中存在吸热反应的是( ) A.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 B.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 C.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 D. 苏轼———投泥泼水愈光明 2.部分含氮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将足量铜丝插入d的浓溶液只产生c气体 B.a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 C.c溶于水可得d和b D.自然界可存在的转化 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溴水中通入SO2 橙红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B 向CuSO4溶液中通入H2S 出现黑色沉淀 酸性:H2S>H2SO4 C 向碘水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 上层褪色,下层变紫 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D 向装蔗糖的烧杯中加入浓硫酸 出现“黑面包”现象 浓硫酸只体现吸水性 4.下列有关有效碰撞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 A.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B.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增大有效碰撞几率,也能改变反应热 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多 D.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多 向V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S2Cl2和1molCl2,发生反应 。Cl2、SCl2的消耗速率()与温度(T)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正向为吸热反应 B.反应达到平衡后,降温有利于提高SCl2的平衡产率 C.相同条件下,若初始投料改为2molS2Cl2和2molCl2,则平衡时Cl2的转化率变大 D.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容积,重新建立新平衡,平衡常数K减小 6.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处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 B.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 发生的电极反应 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D.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7.已知反应①:和反应②:在相同的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和,该温度下反应③:的平衡常数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平衡常数 B.反应③的平衡常数 C.对于反应②,若恒容时,温度升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