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90170

第二单元第1课 《书林漫步》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11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203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二,格式,八年级,美术,初中,人教
  • cover
书林漫步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表 上课班级 - 讲授内容 书林漫步 上课日期 - 主讲教师 -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书籍设计的发展历程及其美学价值。 (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书籍从古至今的多种设计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简册、卷轴、蝴蝶装、线装等中国传统书籍设计形式,以及欧洲早期的华丽书籍装帧和近现代具有代表性的书籍设计案例。此外,课程还探讨了书籍设计的实用价值和艺术美,以及如何通过书籍设计来增强书籍本身的吸引力和文化价值。 (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书籍设计的历史演变和各种形式,还能够学会欣赏和评价书籍设计的美学价值。学生们将通过对不同书籍设计实例的分析,培养自己对书籍艺术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价值观,同时激发他们对阅读和收藏书籍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从知识角度,重点掌握不同的书籍设计形式及其特点。 (2)从学生角度,学会将自己的书籍对应相应的书籍设计形式。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书籍设计的历史变迁及其对文化价值的影响。 (2)指导学生准确识别和欣赏不同书籍设计形式的特征与美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书籍设计的结构、概念、不同形式等知识,能够准确识别不同书籍设计形式的特点并欣赏相关作品。(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讲解、分析、讨论书籍设计相关知识,提升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书籍设计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对书籍设计美学的热爱之情,树立保护与传承书籍文化的意识。 教学资源 (1)多媒体设备:准备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学生PPT演示文件和书籍设计图片或实物。 (2)书籍设计资料:收集并整理各类书籍设计的图片或实物,包括中国古籍设计、国外书籍设计和近现代书籍设计。 (3)世界最美的书标准:准备“世界最美的书”标准的展示资料,用于课堂总结评价环节。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互动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 引导学生思考(引发学生兴趣)教师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当你逛书店时,什么样的书会吸引你的注意力并让你有购买的欲望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回答。(生:精美的封面设计、独特的标题、有趣的插图等) 2. 引出主题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指出出版界有这样一句话:“读者买书,一看名,二看皮,三看内容。”由此引入今天的主题———书籍的装帧设计。通过书籍设计的例子,介绍书籍的结构和设计概念。 3. 播放视频或展示图片(直观感知)播放一段关于书籍装帧设计的视频,或者展示一些不同风格的书籍封面和内页设计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书籍的设计多样性。(如展示《乔叟著作集》的封面设计、俄罗斯构成主义书籍设计的内页等) 二、讲授新课 (一)中国古籍设计 1. 介绍简册、叶子、梵夹装三类书籍设计形式教师向学生介绍古代中国的书籍设计,特别是简册、叶子、梵夹装三种形式。展示这些书籍的实物或图片,讲解每种形式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简册:简是用竹片制成的长条,上面刻写文字,然后用绳子串起来成册。简是最原始的书籍形态之一,适合记录较短的文字。(展示简册的图片)叶子:将竹简改为纸张,裁切成一定尺寸,折叠后装订成册,称为“叶子”。这是从简到纸的过渡形式。(展示叶子的图片)梵夹装:这是一种特殊的卷轴形式,主要用于佛教经文的记录。其特点是便于携带,方便阅读。(展示梵夹装的图片)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这三种形式的特点和优缺点,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形式进行详细介绍。例如,小组A可以详细讲解简册的历史背景和使用场景,小组B可以分析叶子的制作工艺,小组C可以说明梵夹装的便携性及其在佛教中的重要性) 2. 介绍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三类书籍设计形式接着,教师继续介绍其他几种中国古代书籍的设计形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