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98822

高中物理 人教版 必修第三册 12.3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 课件(共52张PPT)

日期:2025-04-0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416789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中,内阻,PPT,52张,课件,测量
  • cover
(课件网) 教 学 课 件 12.3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 复习回顾: 1、什么电源的总功率和内部消耗的功率以及输出功率? 2、当外电路是纯电阻电路时,什么条件输出功率最大? 3、定值电阻的功率什么条件下最大? 4 、什么是电源的效率? 5、 判定总电阻变化情况的规律? 6、闭合电路动态分析的方法? 7、含容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8、如何分析电路的故障? 伏安法测电动势和内阻 安阻法测电动势和内阻 伏阻法测电动势和内阻 安安法测电动势和内阻 01 02 03 04 目录 CONTENTS 伏伏法测电动势和内阻 05 不同的直流电源有不同的电动势和内阻。而且电动势和内阻也不是一层不变的。随着用电时间的增加,一般电动势会减小内阻会增加。当我们要用一个直流电源做实验时,就需要准确知道电动势和内阻。那么如何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呢?有几种方法可以测量电动势和内阻呢? 伏安法测电动势和内阻 PART 1 一、伏安法测电动势和内阻 一、实验目的 1.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加深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1.如图甲或乙所示,改变R的阻值,从电压表和电流表中读出几组I、U值,利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求出几组E、r值,最后分别算出它们的平均值。 电流表外接法 电流表内接法 注意:这里“内外接法”是相对于电源来说的,而不是滑动变阻器。 2.用图像法处理数据,在坐标纸上以I为横坐标,U为纵坐标,用测出的几组I、U值画出U-I图像,如图丙所示,直线跟纵轴交点的纵坐标表示电源电动势E的值,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即电源内阻r的值。 三、实验器材 电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表足球、开关、导线、坐标纸和刻度尺。 四、连接电路 五、实验步骤 1.电流表用0.6 A量程,电压表用3 V量程,按实验原理图甲或乙连接好电路。 2.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接入电路阻值最大的一端。 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并记录一组数据(I1,U1),用同样方法测量出6组I、U的值,填入表格中。 4.断开开关,拆除电路,整理好器材。 六、数据处理 1.公式法 将6组对应的U、I数据代入关系式:U1=E-I1r、U2=E-I2r、U3=E-I3r、…,让第1式和第4式联立方程,第2式和第5式联立方程,第3式和第6式联立方程,这样解得三组E、r,取其平均值作为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 2.图像法 在坐标纸上以路端电压U为纵轴、干路电流I为横轴建立U-I坐标系,在坐标系内描出各组(I,U)值所对应的点,然后作一条使落在线上的点尽量多的直线,不在直线上的点大致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则直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值即电源电动势的大小(一次函数的纵轴截距),直线的斜率绝对值即电源的内阻r,即r= 。 七、注意事项 1.为了使电路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应选内阻大些的电池。 2.电流不要过大,读数要快。干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电动势E会明显下降,内阻r会明显增大。 3.合理选择标度:为使图线分布空间大,如图 所示,纵坐标可以不从零开始,则图线和横轴的交点 不再是短路电流,而图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值仍为 电动势大小,电源内阻根据r= 确定。 4.要测出不少于6组的(I、U)数据,且变化 范围要大些。 8.误差分析 (1)外接法(相对电源)的系统误差分析如图 ①:通过理论推导分析误差 实验进行数据处理时,若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测=U1+I1r测,E测=U2+I2r测, 解得E测= ,r测= 。 若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U1+ r,E=U2+ r, 解得E= >E测,r= >r测。 E测= r测= 比较得 E测 < E真 r 测 < r 真 ②通过图像分析误差 v A I实= IA + IV = (IA +U/RV) U I E测 IA ∴ E测< E真 r测< r真 E真 IV 求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