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第五节 跨学科实践———设计海水淡化装置 班级: 姓名: 1.温度为0 ℃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冰和水都可能存在,没有水蒸气 D.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 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的沸点是 100 ℃ B.人工降雨时,低温云层中的水蒸气会凝华为 小冰晶 C.水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D.烧水时从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时 产生的水蒸气 3.液态的水可以 为固态的冰, 也可 以 为气态 的水蒸气。 气态的水蒸气可以 为液态 的雾、雨、露,也可以 为固态 的冰晶、雪、霜 ;而固态的冰、雪、霜可以 为液态的水,也可以 为气态的水蒸气。因此,雨、露、霜、雪是 水循环过程中的产物。 4. 当某地区出现严重干旱时,为缓解旱情,某部 队出动飞机在云层中播撒干冰实施人工降雨, 依靠干冰的 (填物态变化名 称),在 此 过程 中会 (选 填 “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云中水滴增大, 冰晶增多,从而形成降雨,其中冰晶在下落过 程中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 水滴。 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自然中的水循环 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 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 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 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 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 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 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写出水循环示意图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名 称 ;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过程 ②中水蒸气有的 形成小冰晶,有的 形成小水滴,形成千姿百态的云 。 (均 填物态变化) (2)上面涉及的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 是 。 (填数字序号) (3)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 水: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撒到云层中,干冰 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 成气体,并从 周围 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下降。空 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 致降雨。 (4)地球上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不足总水量的 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 义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选 填字母) A.建议并提倡居民使用节水龙头 B.用喷灌、滴落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 C.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将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6.某歌中唱道:“水是流淌的云,云是飞翔的水, 水是前世的云,云是来生的水”,歌词描绘了大 自然美丽的轮回。关于“水循环 ”中的物态变 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 B. 云中的小水滴是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液 化形成的 C. 小水滴如果在高空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就 会凝固成小冰珠,有可能形成冰雹落到地面 D. 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 凝固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聚集起来变成雪花 飘落大地 7. 云是这样形成的:空气中的大量水蒸气遇到冷 空气液化成极小的水珠或凝华成极小的冰晶, 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 云 。对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 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者吸热,后者放热 B.前者放热,后者吸热 C.两者均吸热 D.两者均放热 8.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 川水、地下淡水、湖泊咸水等,其中占地球总量 最多的是 水 。如图所示的是大自然 中水循环的示意图,写出图中①所代表的物态 变化名称 : ,这一过程要 热。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 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了 云,即云是水蒸气液化或 形成的。在 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 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 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 了雨,小冰晶的熔化过程要 热。 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