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班级: 姓名: 1.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用不同 力度敲击同一编钟的相同位置,所发出的声音 具有不同的( ) A. 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2.如图所示,是北京地铁大兴机场草桥站的“员 工”———车站智能服务机器人正在为乘客解答 问题。乘客可通过“您好, 白鲸号”唤醒智能服 务机器人语音的交互功能。在乘客与机器人 对话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器人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B. 机器人发 出 的声音不 需要介质就可传到 人耳 C. 机器人和乘客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速度不同 D. 能区分乘客和机器人的声音主要依据声音 的音色不同 3.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 点 。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 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 B. 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 C. 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 D. 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 4. 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 300 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 440 次 。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 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养蜂人辨别的依据是 ( ) A. 声音的音调不同 B. 声音的响度不同 C. 声音的音色不同 D. 飞行的路线和高度不同 5.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逐渐剪短, 这里是在研究声音的( ) A.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6.如图所示是古代青铜器“鱼洗”,盆的两侧铸有 铜耳,盆中注入水后,用双手摩擦铜耳时,会发 出 嗡 嗡 声 , 盆 中 形 成 浪 花 并 迸 溅 水 珠 。 众 多 “鱼洗”齐鸣时,犹如千军万马奔腾,这种工艺制 作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鱼洗”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鱼洗”发出的声音,是由手的振动发出的 C. 盆中形成浪花并迸溅水珠,说明发声的“鱼 洗”正在振动 D.“鱼洗”齐鸣时犹如千军万马奔腾,一定是由 于其音调升高 7.大山深处的44名孩子,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用希腊语唱起《奥林匹克颂》,如图所示。他们 的歌声走出了大山,走到了世界面前。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孩子们的天籁之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 我们能从伴奏中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 音,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C. 孩子们的声音是直接传到现场观众耳朵中 的,不需要介质 D. 通过电视观看节目的观众,将电视声音调 大,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8. 下列事例不能增大响度的是 ( ) A.把喇叭做成筒状 B. 医用听诊器 C.将吉他的弦调紧些 D.使劲擂鼓 9. 乐队演奏时,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是 因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 A.频率不同 B. 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 声速不同 10.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时,做了以下实验: 甲 乙 (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 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 音调越 , 这说明音调是由 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 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 听其响度;保持锯 条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再用力拨锯条, 听其 响度会增大,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与 有关。其中“保持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 不变 ”是为了保持声音的 ( 选填 “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变,这种研究方法 叫 法。 (3)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 用另一只手拨动锯条。逐渐增加锯条伸出桌 面的长度,锯条振动越来越 (选填 “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选填“高”或“低”)。 11.如图所示,是将话筒接在示波器上,用音叉、钢 琴、长笛三种乐器对着话筒发出 C 调 1(do)音 的波形图 。根据波形图可知,三种乐器发声 的 和 相同, 不同。 (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2.如图所示, 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