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总论 分论 运用 对思维、逻辑思维与科学思维的概括性介绍,也是全书的逻辑起点 主要阐述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主要阐述辩证思维的方法 主要阐述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几种方法 知识结构 辩证否定、抽象具体 单元逻辑 核心问题:什么样的 思维是合乎逻辑的思维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概念 判断 推理 含义 内涵与外延 方法:定义、划分 含义和基本特征 语言表达方式 简单判断 复合判断 推理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准确把握 第五课 第六、七课 第四课 正确运用 有效进行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1.含义: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 (一)属性 一、概念的含义 “草莓是红色的”。其中“红色”是“草莓”的性质。 “2大于1”,这里“大于”表示的是“2”与“1”的关系。 2.分类: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属性 本质属性 非本质属性 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例如“人是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高等动物”) 既为某事物具有,也可能为其它事物也可具有的属性。 (例如“人都有眼睛耳朵四肢”,“人能够直立行走”属于非本质属性。) 4.1 概念的概述 1.含义: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二)概念 2.特点:抽象性和概括性 例:“人”这个概念,一方面舍去了人的男、女、老、少等个性特征,抽象出“人”所共有并且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又不专指某个具体对象,比如张三或李四,而是指所有的“人”。 人是张三 ( ) 3.表达: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非一一对应) 例如:示例评析 P23 白头翁会飞,王爷爷是白头翁,所以,王爷爷会飞。 “白头翁”有时表示一种鸟,有时表示白头发的老汉。这个语词有多种含义,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着不同的概念。混乱地使用不同的概念,是不合乎逻辑的。 如:“Mother”和“妈妈”是不同的语词,但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 ①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多词一义) ②同一个语词在不同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一词多义) 如何理解“人”这一概念? 本质属性 概念的内涵 “是什么” 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 中国人、美国人、法国人…… 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古代人、近代人、现代人…… 范 围 概念的外延 “有哪些” 概念的基本特征 为了证明“白马非马”的论题,公孙龙提出了很多理由。比如,求“马”,给“黄马”“黑马”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求“白马”,给“黄马”“黑马”就不合要求。“马”讲的是马的形体;“白”马讲的是“马的颜色”。讲颜色不同于讲形体,所以“白马非马”。 你是否同意公孙龙的论证?为什么? 探究与分享P23 【提示】对公孙龙的论证,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肯定或否定。 ①“白马非马”中的“非”如果理解为“不是”。 从概念的内涵来看, “白马非马”就是错误命题。 ② “白马非马”中的“非”如果理解为“不等于”。 从概念的外延看,“白马”的外延小于“马”的外延,“白马”是种概念,“马”是属概念,二者是种属关系,种概念和属概念是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