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05385

第7课 制度创新与历史变革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5-22 科目:历史 类型: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547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7课,制度,创新,历史,变革,教案
  • cover
课题名称 第7课制度创新与历史变革 课 型 理论课 复习实训课□ 习题其他□( ) 授课时间 课时数 1 授课班级 教学内容分析 隋朝统一南北,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唐朝前期出现了贞观之治与开元之治的局面,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创新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虽然在初中学习了3年的历史,但大都基础薄弱,所以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学生的基础,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兴趣点。班级学生学生基础较和学习自觉性都各有差异,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利用各种现实热点,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隋的统一和唐朝的建立,知道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内容和影响,掌握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史实。能力目标: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帮助学生准确分析和理解科举制度的影响,培养其归纳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素养目标:通过对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政治制度的创新,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教学重点 隋唐的制度 教学难点 科举制的影响 教学准备(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史料,视频 课程思政 思政目标:使学生认识中国政治制度的创新,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思政资源:历史图片,史料,视频3.思政策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帮助学生准确分析和理解科举制度的影响,培养其归纳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教法 材料分析法、讲授法、谈话法 学法 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预习 备课 有效课堂 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 课前备课 学生了解教材 引入 3分钟 (学生展开讨论)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出隋建立的概况 展示隋统一的视频 吸引学生兴趣 任务1 12 分钟 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隋唐更替隋重归统一展示表格和材料-隋短暂而亡展示材料并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 帮助学生对这些知识形成正确的概念,便于学生掌握。 任务2 10 分钟 分析历史材料,讨论并回答问题 二、唐朝兴衰1.唐朝的建立2.贞观之治:展示图片 和材料 提问:唐太宗认识到什么的重要性,对贞观之治的出现有什么作用?展示材料,根据材料判断贞观之治时期用人的特点是什么,这对贞观之治的出现有什么作用?3.开元盛世:展示材料 唐玄宗整顿吏治表现在那三个方面?教师点评总结,唐玄宗前期任用贤能,除了在政治方面的整顿,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也是有一番作为,开创了唐朝的开元盛世。4.安史之乱:展示藩镇割据的地图,教师讲解牛李党争,唐末爆发黄巢起义,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5.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建立后梁,唐朝灭亡。展示材料。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 分析历史材料,讨论问题,培养学生归纳、对比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任务3 10 分钟 学生观察图片自主总结讨论 制度创新三省六部制展示材料和图片,归纳三省六部各自的职责展示材料归纳三省六部制的影响。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展示图片和材料,归纳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标准选官制度———科举制展示科举制的演变过程展示材料,归纳科举制的实质和影响教师总结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法律完善展示《唐律》部分节选教师讲述《唐律》地位 展示丰富的历史图片和材料,使学生认识到隋唐时期是中国制度的创新时期 评价总结 5 分钟 学生自行总结 播放视频,学生总结教师点评:隋朝统一南北,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而后唐朝前期出现了贞观之治与开元之治的局面,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创新 加深学生对知识记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课后作业 隋唐时期有哪些政治制度的创新?预习下一课完成练习题 教学反思 本课所需要记的知识点也较多。教师课堂讲授时要结合相关的图片材料和文字史料进行解读。 板书设计 制度创新与历史变革隋的统一唐朝兴衰 唐朝建立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