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05414

第14课 社会各界的救亡图存运动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13 科目:历史 类型: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691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4课,社会,各界,救亡图存,运动,教案
  • cover
课题名称 第14课社会各界的救亡图存运动 课 型 理论课 复习实训课□ 习题其他□( ) 授课时间 12.6-12.10 课时数 1 授课班级 21汽修、数控、海员订单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共分为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三个子目,介绍了在列强的侵略下,社会各界挽救民族危机的救亡图存的运动。从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到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制度,历经重重困难,但是随着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均告失败,中国亟需一种新生的力量来领导人民继续奋斗。 学情分析 面对智能制造部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由于任课班级层次多样,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应该分层教学,重难点分明,才能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和强盛的过程,从中剖析太平天国不断发展的原因。掌握《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主要内容,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口号、主要内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性质。了解百日维新的内容及戊戌变法的过程。2.能力目标:运用历史材料和历史地图,引导学生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原因。引导学生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客观评价洋务运动。通过学习戊戌变法的历史,了解到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3.素养目标: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观念上的异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之际,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努力向先进的西方学习,要求维新变法。 教学重点 了解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发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内容和过程 教学难点 客观评价天平天国、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教学准备(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史料,视频 课程思政 思政目标:了解到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思政资源:图片、历史视频、地图思政策略:通过展示图片,讲解史实,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怀,培养爱国意识 教法 材料分析法、讲授法、谈话法 学法 小组合作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课前浏览教材,搜集相关资料 课前备好课件视频等相关资源 学生了解教材,为课堂做准备 引入 3 分钟 认真聆听 鸦片战争不仅使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促使规模宏大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由此导入新课。 通过回顾鸦片战争引入新课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务1 10 分钟 思考并回答问题阅读材料,思考问题3、观看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一名学生讲解太平天国行军路线。4、思考问题,阅读《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了解其内容。5、观看图片,小组讨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一、太平天国运动1、太平天国的兴起的原因想想议议:同学们知道“官逼民反”这个词语的意思吗?出示材料,指出:正是由于清政府加紧了对平民百姓的盘剥和压榨,从而造成社会阶级矛盾激化,人民开始起来反抗剥削和压迫。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国南方大地上掀起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农民大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它兴起的原因有哪些?2、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展示“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请一位同学充当历史讲解员,按照示意图上所标明的太平军行军的路线,向同学们讲解太平军从金田向南京进军的情况。(2)提出问题:太平军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是否就万事大吉,目的就达到了呢?3、《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指导学生阅读文献资料与相关的课文,了解其内容领会它的基本思想。(2)《资政新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