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水循环》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水循环”位于地理1第三章第一节,在教材结构体系中承接地球的外部圈层,对水圈进行拓展研究和深入学习。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可以明白水体分类和地表水资源的总体利用状况,了解水循环的环节、类型和地理意义,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洋流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做铺垫。 .学情分析: 高一新同学经过初中两年的学习,已经储备了一些地理知识。要有机结合初高中知识,让学生发散思维,适应高中地理的学习。 学习目标: ①根据示意图简单分析水循环基本原理,了解三个环节之间的动态联系,能简单画出水循环的过程图解释等相关自然现象,并结合现实生活了解人类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②结合实际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地区的水循环差异。 ③通过实地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辨识喀斯特地貌,描述景观的主要特点,牢固建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思想。 重难点: ①根据示意图简单分析水循环基本原理,了解三个环节之间的动态联系,能简单画出水循环的过程图解释等相关自然现象,并结合现实生活了解人类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②结合实际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地区的水循环差异。 评价任务: ①自主阅读教材第46-48页文字资料和图3.2、图3.3、图3.4、图3.5,合作探究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活动,完成目标1和目标2。 ②阅读教材48-49页和表3.1以及“自学窗”内容,完成目标3 教学评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 利用李白的诗《将进酒》中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入,思考“黄河之水天上来”天上是什么意思? “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入海真的不复回么?江河奔流不息,最终注入大海,为什么大海的水没有增多? 自主释疑: 请同学看书P46,P47,了解 什么是水循环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水循环的概念。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的分类:按空间范围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与海上内循环。(板书) 1.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板书) 教师结合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在三种水循环中以海陆间大循环为主 教材47页图3.2 通过让学生回答,必须经过四个环节才能完成一个水循环。即: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和径流(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教师归纳:四个环节缺一不可。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因为发生的领域广、范围大,所以称为海陆间大循环。而在陆地上和海洋上,也存在着水循环运动,称为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因为它们发生的领域较小,所以称为小循环。参与水循环的有太阳辐射能,重力能。 教师分析讲解: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大量蒸发,形成水汽,水汽上升至空中,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可在此处补充复习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中讲到的知识点,太阳辐射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有了太阳辐射,风才会吹,水才会流,生物才会生长) 一方面,在重力的作用下,陆地上的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不断地注入海洋中。另一方面,海洋上大量蒸发的水汽也会克服重力的束缚,随大气的运动被输送到陆地上,在适当条件下形成降水,从而补充到陆地表面、下渗到地下、被植物吸收。这样,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大的循环。这被称为海陆间的循环。当然,海洋上蒸发的水汽大部分还是降回到海洋中,形成一个海上内循环;而陆地表面水体蒸发、植物蒸腾的水汽降回陆地表面,就形成了内陆循环。 教师设计问题: (1)海陆间的循环实际上应该是双向的,为什么我们常常画成单向的? (2)三种形式的水循环中,哪种最重要,为什么? 明确: (l)海陆循环画成单向。是因为海洋到陆地的水汽输送量要比陆地到海洋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