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16460

8.2 敬畏生命 表格式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1-25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232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敬畏,生命,格式,教案,2024-2025,学年
  • cover
《8.2 敬畏生命》教案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珍爱我们的生命”,旨在帮助学生从认识生命到敬畏生命,从守护生命到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为一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生命的底色。第八课《生命可贵》通过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价值观认同。第九课《守护生命安全》则进一步强调了增强安全意识和提高防护能力的重要性。本节课《8.2 敬畏生命》作为第八课的核心内容,通过对生命价值的探讨,帮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脆弱与坚强,理解敬畏生命的意义,并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敬畏生命的理念。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在快速发展,他们开始对生命有更深层次的思考。然而,由于年龄和经验的限制,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还较为浅显,缺乏对生命脆弱性和神圣性的深刻体会。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珍贵,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较强,可以通过讨论和分享的方式,激发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同时,部分学生可能对自然灾害、人为灾难等事件感到恐惧或无助,教师应关注这些情绪,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应对困难的信心。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脆弱与坚强,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课时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1. 理解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价值观认同。 2. 认同国家和社会对生命的重视,理解党和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道德修养 1. 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行为修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生命的意义。 2. 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关爱他人,形成互助互爱的社会氛围。 健全人格 1. 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能够珍爱自己的生命,关爱他人的生命。 2.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对自我和他人生命的责任感。 责任意识 1. 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念,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自我和他人生命负责。 2.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敬畏生命的理念,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保护生命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2. 如何敬畏生命? 3. 理解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难点 1.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敬畏生命的理念。 2. 理解生命的脆弱与坚强,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对自我和他人生命的责任感。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PPT课件、视频资料、案例材料、学生分组讨论用纸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新闻在线:宝鸡特大暴雨 (1) 展示2024年7月16日至17日陕西宝鸡市遭遇罕见暴雨侵袭的新闻图片和视频,介绍灾情的严重性以及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救援行动。 (2) 提问学生:在这场灾难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脆弱与坚强。 (3)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敬畏生命,提问学生:为什么我们要敬畏生命? (4) 通过PPT展示“明天与意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灾难”、“不可预知的安全事故”等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不确定性。 (5) 结合台风“摩羯”导致海南全省受灾的案例,进一步说明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的影响。 (6) 通过乌克兰战争中士兵伤亡的统计数据,引发学生对战争对生命的破坏的思考。 (7) 展示2024年1月中国首场大范围雨雪过程的新闻报道,说明极端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威胁。 (8) 通过2024年6月广东、广西等地发生的严重汛情,介绍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抗洪抢险行动,强调生命至上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