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了解科学研究中的理想实验和科学推理的方法. 2.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3.知道任何物体都有惯性,能用物体具有惯性解释自然界 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1.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观点 在生活中,人们对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常常有这样的体 验:要让原来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它施加力的 作用;如果要维持物体的运动,必须对它持续地施加力 的作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地面上物体的“自然本性” 是静止的,即物体本来都是不动的,要使物体运动或要 维持物体的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 力撤销,物体就会停止运动,也就是“运动要靠力来维持”.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是生活体验的总结概括. 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根据他的观察和思考,并结合 实验探究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伽利略认为: 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其他力的作用,将会“永恒”运动下去. 那么,力与运动到底是什么关系?牛顿打开了这一神秘 的大门. 2.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提出问 题 运动着的物体,所受的阻力对它运动的路程会 有怎样的影响? 猜想与 假设 阻力越大,物体运动的路程越短. 实验器 材 斜面、木板、玻璃板(厚度不计)、棉布、小 车. 实验方 法 _____ 让小车三次都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控制变量法:控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 相同)如图所示.但是,水平木板上的材料不 同:先是在木板上铺棉布,然后去掉棉布剩下 木板,最后将玻璃板放在水平木板上.比较小车 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路程. 实验记 录 _____ 实验结 论 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大. 科学推 理 如果小车在比玻璃还光滑的表面上运动,其运 动的距离会更大.如果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 小车不受阻力的作用,那么小车的速度将不会 减小,会保持原来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素养培育 实验用到的物理方法 控制变 量法 实验中,只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而保持其他 条件不变. 转换法 用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路程的大小反映阻力大 小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推理法 由不同大小的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推测物 体不受阻力时的运动情况. 3.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有 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 4.物体具有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任何物体都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称为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 律又称惯性定律. 典例1 [泰州期末] 小华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 影响”的实验时,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棉布、毛巾 和小车. (1)实验中需要小车每次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 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_____相同. 速度 [解析] 根据控制变量法,实验中需要小车每次从同一斜 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 底端时的速度相同. (2)实验观察到现象如图所示,小车在_____表面上前 进的距离最短;小车在木板上滑行时滑出了右端,_____ 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换用长木板重做实验,以 获取可靠的证据. 毛巾 不需要 [解析] 本实验通过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来反映阻力 对运动的影响,三次实验中小车运动距离不同,可以说 明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不需要重新实验. (3)小华多次实验分析论证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 速度减小得越____,运动得越远.并进一步推理:若水平 面完全光滑且足够长,小车将做_____,表明 物体的运动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慢 匀速直线运动 不需要 [解析] 实验中,小车在木板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小,小车前 进距离最长,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运动得越远.并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完全光滑且足够 长,小车不受阻力,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