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24张PPT。欢迎走进历史殿堂敕勒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就读于东关回民小学的回族小姑娘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一、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1、少数民族为何内迁? 2、结合113页图说说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3、少数民族内迁后有哪些变化和影响?五胡内迁: 匈奴、鲜卑、羯 (jié )、氐(dī )、羌(qiāng )民族 融合冲突交往 迁往中原的少数民族情况如何?游牧农 耕追根溯源鲜卑族 鲜卑族拓跋部原居住在在大兴安岭一带,他们过着游牧生活,后来南迁。五胡之一:北魏的建立:386年,拓跋部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历史上称为北魏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孝文帝改革1、少数民族内迁中原后,经过各族人民长期的交往和冲突, 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流。孝文帝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促进民族融合。 2、北魏孝文帝为了 , 加强对 的控制,决心实施改革。 3、改革的内容: 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推行汉化政策: 、 、采用 、提倡 。 4、改革的作用: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少数民族逐渐 ;同时也使中原文化得到 。民族汇聚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黄河流域494洛阳改穿汉服学习汉语汉姓与汉人通婚与汉族趋同丰富和发展改革背景改革目的494年北魏迁都洛阳迁都之争如果你是北魏鲜卑族的贵族,针对孝文帝的迁都之举,你有何意见?材料1: 平城,今山西大同,地位偏北,北方少数民族经常南下骚扰,常年发生自然灾害,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民不聊生,加之北方均为少数民族贵族居多,保守势力强大,不迁都不改革将不利于北魏政权的发展。多为游牧区,人民生活贫苦。地处边塞、无法统治中原。保守势力集中,受少数民族威胁……材料2: 洛阳,位于今河南省西部,地处中原地区,洛阳汉文化浓厚,物产富足,其地理条件优越,四季分明。由于洛阳地处中原,农耕经济基础较好。“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成为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之地。地处中原,条件优越,物产富足,是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改穿汉服推行汉化政策:胡服俑汉服俑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拓跋宏元宏 “为使鲜、汉两族进一步融合,孝文帝还大力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他带头纳汉族大族的女儿以充后宫。……六个王妃中,多是中原的著名汉族大族,另外孝文帝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人为妻。” 提倡与汉人通婚 孝文帝改革1、494年迁都洛阳 2、推行汉化政策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请你想象一下,北魏孝文帝改革后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穿越时空汉人食胡胡人汉服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使少数民族逐渐汉化, 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学习了孝文帝改革,你有何认识? 民族间应该友好往来,和平相处。各民族要想进步,就必须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积极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成就……少数民族的生活汉族的生活 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但也有人认为孝文帝的迁都和汉化政策导致了鲜卑族的消失,是政治决策上的重大失误。 功过之说你的观点是什么?孝文帝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 C1、“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学汉礼法。”下列事件与这些关键词有关的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商鞅变法 2、“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使鲜卑族“得到了永生”的历史事件是 ( ) A、管仲改革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