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17873

1.消息二则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24925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消息,二则,课件,2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消息二则 毛泽东 1、掌握新闻(消息)的相关知识,整体感知两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语言准确、详略得当、叙议结合等写作特点。 3、感受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感悟正义战争的强大力量。 学习目标 相关介绍 消 息 即狭义的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消息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即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称为“倒金字塔式”结构。 消息一般包括标题(正题、引题、副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等部分。 消息有三个特点:1、用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真实性);2、报道迅速及时(时效性);3、语言简明扼要(准确性)。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及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主要作品有《实践论》《矛盾论》 《论持久战》等论文,《沁园春·雪》 《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等诗词。 相关介绍 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相继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在长江以北歼灭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主力。国民党反动统治虽然已经面临总崩溃的局面,却一面展开“和平攻势”,玩弄和谈骗局,争取喘息时间,以便伺机反扑;一面积极部署所谓“千里江防”,企图以此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并且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 相关介绍 背景资料 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2日2时,解放军在西起九江东北的湖口,东至江苏省江阴的长达五百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在彻底摧垮敌人的长江防线的同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中路军的战况。同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4月23日晚间,解放军占领了蒋家王朝巢穴———国民党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城,宣告国民党统治的彻底崩溃。 相关介绍 芜湖( ) 督战( ) 荻港( ) 诸城( ) 要塞( ) 泄气( ) 溃退( ) 歼灭( ) 锐不可当( ) 摧枯拉朽( ) wú dū dí zhū sài kuì xiè jiān dānɡ kū 字词积累 读准字音: 塞 sāi( ) 塞子 sè( ) 闭塞 sài( ) 要塞 当 dānɡ( ) dànɡ( ) 当之无愧 安步当车 经营: 溃退: 锐不可当: 泄气: 歼灭: 要塞: 业已: 字词积累 筹划、组织、管理。 狼狈不堪地逃走,形容毫无秩序地撤退。 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泄劲或放弃。 消灭。 指险要的关隘,亦作要隘,常出现在边城的要害处。 已经。 理解词义: 听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理清这则消息的结构。 感知文本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诸城进击中。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人民解放军……朱总司令的命令。 研读文本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已”和“大约”能否去掉? 2、“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经营、溃———能否换成“构筑、败———? 3、《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的是一场大战,却只用了不到二百字,你觉得效果如何?作者为什么不详细写渡江和战斗的情景?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已”和“大约”能否去掉? 不能去掉,“已”是“已经”,表明解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